首页 > 江苏省 > 徐州 > 铜山区人物

刘牢之


[][?-402年,东晋大将]

刘牢之(?—402),字道坚,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东晋大将。

刘牢之的曾祖刘羲,善骑射,受到武帝重用,曾历任北地、雁门太守。父亲刘建,有武力,为征虏将军,当时以壮勇著称于世。史书上称刘牢之“面紫赤色,须目惊人,而沈毅多计画”(《晋书·刘牢之传》)。

当时北方前秦最为强大,前秦王符坚四处用兵,逐渐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多次侵扰晋国边境,于是朝廷商议要挑选一位能够防御北方的良将。太元二年(377年)十月,谢安便推荐了其侄谢玄。于是晋廷召谢玄回朝,任他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镇守广陵(今江苏扬州市)。谢玄随即招募勇士,刘牢之与东海何谦、琅邪诸葛侃、乐安高衡、东平刘轨、西河田洛及晋陵孙无终等因为骁勇出众而应选。谢玄以刘牢之为参军,领精锐为前锋,百战百胜,号称“北府兵”(北府即今江苏镇江),敌人特别畏惧“北府兵”。

后前秦将领句难南侵,谢玄带何谦等抵拒秦兵,刘牢之在盱眙获句难辎重,得到运船无数。战后,刘牢之被任命为鹰扬将军、广陵相。

太元八年(383年)五月,车骑将军桓冲率10万大军进攻襄阳,宣城内史胡彬率众至寿阳,声援桓冲。刘牢之则率2000人做为胡彬的后继。

八月,前秦军大举南下,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参见淝水之战)。十月,苻融率骠骑将军张蚝等攻破寿阳,慕容垂攻克郧城(今湖北安陆)。胡彬得到寿阳陷落的消息,遂退保硖石(今安徽寿县西北)。苻融命卫将军梁成率兵5万屯驻洛涧(今安徽淮南东淮河支流洛河),并于洛涧入淮水处设木栅切断淮水水道,使胡彬的水军无法东撤。谢石、谢玄的主力部队自东向西推进,因害怕梁成,到达距离洛涧25里处便停止前进。胡彬困守硖石,粮食将尽,派人向谢石报告。不料,信使被秦军截获,并送至苻融处。苻融即报告苻坚,说晋兵人少,粮食不继,宜乘机发动攻击。苻坚得此消息,即将大军留于项城,自领轻骑8000赶往寿阳,倍道就苻融。苻坚等至寿阳,即派在襄阳俘获的晋将朱序前往晋营劝降。朱序仍心向东晋,便借机对谢石说,前秦百万大军还没有全部到达,应赶快攻击其前锋。谢石采纳朱序的建议。

十一月,谢玄派刘牢之(时为鹰扬将军、广陵相)率“北府兵”精兵5000人击秦军梁成部。刘牢之在距离秦军十里的地方,梁成阻涧列阵。刘牢之率参军刘袭、诸葛求等奋勇渡河,于阵击斩梁成及其弟梁云,又分兵切断秦军退路。秦军腹背受敌,溃逃,争赴淮水,溺死1.5万人。晋军擒前秦扬州刺史王显等人,乘机缴获大批军械物资。处于劣势的晋军首战告捷,士气振奋,乘胜水陆继进,径逼淝水。

不久,符坚大败,回归长安。时秦军的残余力量集结在一些小地方。太元九年(384年)正月,刘牢之进攻谯城(今河南夏邑县北),克之,派安丰太守戴宝守卫。不久,刘牢之任龙骧将军、彭城内史,-被册封为武冈县男,食邑五百户。

太元九年(384年)八月,谢安认为符坚刚刚被挫败,应当乘机开拓中原,于是以谢玄为前锋都督,率豫州刺史、冠军将军桓石虔等进攻前秦。谢玄军进至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古邳镇东),前秦徐州刺史赵迁弃彭城(今江苏徐州),谢玄进据之。九月,谢玄派刘牢之攻秦兖州刺史张崇于鄄城(今属山东),张崇弃鄄城逃奔后燕,牢之遣将军刘袭追张崇,战于河南,斩其东平太守杨光。刘牢之遂据鄄城,河南城堡承风归顺归附的甚多。

平定了兖州,谢玄采纳督护闻人的建议,整顿漕运,保证军粮等物资的运输。十月,谢玄派阴陵太守高素率步骑3000进攻前秦青州(治今山东青州西北),秦青州刺史苻朗请降;又进军冀州(治今河北冀县),命刘牢之和济北太守丁匡据守碻磝(今山东茌平西南),济阳太守郭满据守滑台(今河南滑县东),奋武将军颜肱渡黄河,于北岸扎营。苻坚子苻丕派将军桑据屯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抵御。谢玄命刘袭夜袭桑据,桑据逃走。苻丕惶恐求降,谢玄派晋陵太守滕恬之渡黄河,驻守黎阳。至此,兖、青、司豫等州为亚军所据。

时后燕王慕容垂围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不下,于七月撤围。至十二月,苻丕仍然保据邺城,没有离开之意。慕容垂复率兵包围邺城,只留出苻丕西走之路。苻丕势穷粮竭,急忙向东晋谢玄求援。谢玄派刘牢之、滕恬之等率领2万人马救援邺城,苻丕长期被围,粮运被断,谢玄从水陆运米2000接济苻丕。

太元十年(385年),二月,刘牢之进至枋头(今河南浚县西南)。苻丕发觉部将杨膺、姜让曾上表晋廷,许诺若晋军来援,当称臣于晋,遂杀膺、让。刘牢之获悉,徘徊不进。三月,燕军攻邺城不下,慕容垂将北去冀州,命令抚军大将军慕容麟屯驻信都(今河北冀县),乐浪王慕容温屯中山(今河北定州),召骠骑大将军慕容农回邺。慕容温派遣万余名士兵为慕容垂远送军粮,并在中山营造宫室。刘牢之进攻驻守孙就栅(今河南浚县境内)的后燕黎阳太守刘抚,慕容垂亲自率兵救援。刘牢之进军交战,不能取胜,于是退屯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慕容垂回邺城。四月,刘牢之于邺城击败慕容垂,慕容垂退至新城。不久,又从新城北退。刘牢之没有告诉苻丕,单独率兵追击,急行军200里,至五桥泽(今河北广宗北),由于急夺后燕战备物资,军队稍微纷乱,被慕容垂趁机回击,刘牢之大败,死数千人。慕容隆慕容德(慕容垂弟,后为南燕帝)率兵在五丈桥截击刘牢之,刘牢之驰马跳过五丈涧,单骑而逃,适逢苻丕率援军来救,才得以入邺城,刘牢之收集散兵,军势稍振,旋被召回。

不久,刘牢之被任为龙骧将军,驻守淮阴。后进戍彭城,复领太守,并讨灭刘黎。

太元十三年(388年),丁零族首领翟辽定都滑台,自称魏天王,建立政权。太元十五年(390年)初,前秦将张愿派兵击破金乡,又围困泰山太守羊迈,刘牢之派参军向钦之击败围兵。后刘牢之败于翟辽之子翟钊。八月,刘牢之率军自彭城长途奔袭鄄城,一举攻克。翟钊逃奔黎阳,造成滑台(今河南滑县东)侧翼暴露。刘牢之与刚收复荥阳的朱序所部晋军两面夹击滑台,激战竟日,翟辽大败,渡河北逃,其部将张愿降晋,河南丁零势力基本肃清。

太元十八年(393年)闰七月,司马徽在马头山(今安徽省怀远南)聚众起事,刘牢之派遣参军竺朗之进攻,司马徽败死,起事失败。时慕容氏掠廪丘,高平太守徐含远告急,刘牢之不能救援,晋廷以其见死不救而免了他的职。

隆安元年(397年),马德宗继位,史称晋安帝,是个0。时会稽王司马道子辅政,执掌朝政大权。仆射王国宝、建威将军王绪依附司马道子,参掌朝政。王国宝等劝说司马道子裁减方镇兵权,引起平北将军王恭、鹰扬将军殷仲堪等人不满。王恭殷仲堪以清君侧、诛王国宝为名,联合举兵进逼建康(今江苏南京)。王恭以刘牢之为府司马,领南彭城内史,加辅国将军。王恭使刘牢之讨破王廞,让刘牢之领晋陵太守之任。王恭本来就以才地陵物,等檄书发到京师,司马道子为求退兵,已杀王国宝、王绪。王恭自认为威德已著,虽杖刘牢之为爪牙,但以行阵武将对他相待,对他的礼遇很薄。刘牢之自负自己有出众作战才能,因此深怀耻恨。

隆安二年(398年)七月,司马道子割豫州刺史庾楷所领四郡,派王愉督管,借此削弱方镇势力。庾楷怒告王恭,建议及早采取对策。建威将军桓玄、殷仲堪等推举王恭为盟主克期同趋建康。刘牢之劝阻说:“将军,国之元舅;会稽王,天子叔父也。会稽王又当国秉政,向为将军戮其所爱王国宝、王绪,又送王廞书,其深伏将军已多矣。顷所援任,虽未允惬,亦非大失。割庾楷四郡以配王愉,于将军何损!晋阳之甲,岂可数兴乎”(《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一十》)!但王恭不从。王恭以讨谯王司马尚之兄弟等为名,首先起兵于兖州,殷仲堪立刻响应,派南郡相杨伶期率水师5000为前锋,桓玄率军殿后,殷仲堪率兵2万相继而下。

九月,司马道子派世子司马元显为征讨都督,派卫将军王珣、右将军谢琰率兵征讨正恭。同日寸命其兄司马尚之为豫州刺史,任命弟司马恢之为骠骑司马、丹杨尹,司马允之为吴国内史,司马休之为襄城太守,各自率兵作为声援。不久,桓玄在白石(今安徽巢县界)与官军大战,获胜。-期进军至横江(今安徽和县东南长江北岸),司马尚之败退,司马恢之所领水军覆灭。

卢江太守高素,将司马道子的信给王恭部将刘牢之看,让刘牢之叛王恭,许诺事成以王恭之职位授予他。刘牢之对其子刘敬宣说:“王恭昔受先帝大恩,今为帝舅,不能翼戴王室,数举兵向京师,吾不能审恭之志,事捷之日,必能为天子相王之下乎?吾欲奉国威灵,以顺讨逆,何如?”刘敬宣说:“朝廷虽无成、康之美,亦无幽、厉之恶;而恭恃其兵威,暴蔑王室。大人亲非骨肉,义非君臣,虽共事少时,意好不协,今日讨之,于情义何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一十》)!但二人密谋之事为参军何澹之知道,告诉王恭,刘牢之和何澹之平时不和,所以王恭不信。王恭与刘牢之置酒拜其为兄,把全部精兵坚甲都配给刘牢之,派帐下督颜延为前锋。刘牢之率军至竹里,斩颜延而叛王恭,遣其子刘敬宣、婿东莞太守高雅之等共击王恭,王恭被俘送京师斩杀。

王恭死后,于刘牢之代替王恭都督兖、青、冀、幽、并、徐、扬州及晋陵军事。刘牢之本是一名小将,因此他一朝取代了王恭职位,众情不悦,于是他封用心腹徐谦之等以自强。这时杨佺期,桓玄带兵进逼京师,上表请求诛杀刘牢之。刘牢之带“北府兵”驰赴京师,在新亭驻兵,杨佺期、桓玄等大惊失色,受诏退兵,刘牢之还镇京口。

在淝水之战后,孝武帝满足偏安局面,摄政的会稽王司马道子专权,政刑谬乱,朝中党派林立,互相倾轧,朝政腐败,不断爆发流血斗争。浙东地区赋役苛重。新安太守五斗米道教主孙泰,企图利用传道聚众反抗东晋朝廷,被司马道子诱杀。其侄孙恩逃入海岛翁州(今浙江舟山群岛),聚众百余人,伺机0。

隆安三年(399年)十月,孙恩乘朝廷强征“乐属”(晋廷征调浙东诸郡免奴为客者以充兵役),引起浙-会-之机,自海岛翁州(今舟山群岛)登陆发动起义(参见孙恩起义),首取上虞(今属浙江),杀其县令。十一月,又攻入郡城会稽(治山阴,今浙江绍兴),擒杀会稽内史、大族王凝之及其诸子、妻室。一时会稽、吴郡、吴兴、义兴、临海、永嘉、东阳,新安等八郡(今江苏、浙江境)纷起响应,旬日之间,义军发展至数十万。起义军斩杀吴兴(今属浙江)太守谢邈、永嘉(今浙江温州)太守司马逸、嘉兴(今浙江嘉兴南)郡公顾胤、南康(今江西赣州)谢0、黄门郎谢冲、谢琨以及中书郎孔道、太子洗马孔福、乌程(今浙江吴兴南)令夏侯情等,吴国内史桓谦,义兴(今江苏宜兴)太守魏隐,临海(今浙江临海东南)太守司马崇等,皆望风弃城逃命。孙恩遂据会稽,自称征东将军,号其部属为“长生人”。

孙恩攻陷会稽后,东晋朝廷令刘牢之和谢琰等率军前往镇压,刘牢之派遣将领桓宝带兵去援救三吴,又派其子孙敬宣作后继。到了曲阿,吴郡内史桓谦已放弃郡城而逃,刘牢之便带兵东讨,拜表即行。到吴之后,和卫将军谢琰攻击敌军,屡战屡胜,杀伤甚多,直接来到浙江边上。刘牢之进任前将军,都督吴郡诸军事。这时谢琰屯驻乌程,派司马高志去援助刘牢之,刘牢之带众军渡浙江,孙恩畏惧,-率众20余万东撤,退入海岛。

东晋隆安四年(400年)五月,孙恩率领农民起义军再次由浃口(今浙江镇海东南甬江入海口处)登陆,一举攻克余姚上虞,进至邢浦。东晋北府兵将领谢琰派参军刘宣之击破孙恩义军,孙退走。不几日,义军返回袭击邢浦,晋军失利,孙恩乘胜转攻会稽,击败谢琰,进而攻临海。十一月,义军回师与晋宁朔将军高雅之战于余姚,歼灭高部十之七八,高雅之败走山阴。晋廷又急命刘牢之都督会稽等五郡军事,率重兵镇压义军。刘牢之派参军刘裕去征讨孙恩,孙恩闻听又有兵来,孙恩再次退回海岛(今舟山群岛)。

隆安五年(401年),二月,孙恩第三次率义军自浃口(今浙江镇海东南甬江入海口处)登陆,攻句章(今浙江宁波南鄞江南岸),不克。刘牢之率晋军反击,孙恩退走入海。

三月,义军攻海盐(今属浙江)不克,被晋将刘裕击破,孙恩乃进向沪渎。五月,孙恩攻克沪渎,杀守将吴国内史袁崧,斩4000人。六月,乘胜沿长江而上,袭取丹徒,拥众10余万,楼船千余艘,军容极盛。时晋廷兵力空虚,内外-,急调兵遣将防卫京师。刘裕由海盐率不满千人长途奔劳,驰援京师。孙恩指挥义军抢占镇江之蒜山,刘裕率领所部奔击,大破之。孙恩失利,退至船上,欲整兵直攻建康。晋将司马元显率军拒战,屡被打败。义军因战船高大,逆行慢,数日才进至白石垒(今南京市西),贻误战机。刘牢之等乘机率军尾追而来。孙恩只得放弃攻打建康,分兵袭取北岸之广陵(今江苏扬州西北),杀3000人。孙恩率主力北取郁洲(今江苏连云港市东云台山),生擒晋将高雅之。元兴元年(402年)三月,孙恩投水自尽,刘牢之自此威名大振。

隆安三年(399年)十二月至四年春,桓玄出兵袭占江陵(今属湖北)后势力大增。兴元年(402年)正月,晋廷下诏讨伐桓玄,以司马元显为征讨大都督,以刘牢之作前锋都督、征西将军,领江州事。二月,司马元显畏桓玄,不敢发兵。桓玄兵抵姑孰(今安徽当涂),遣部将冯该等攻历阳(今安徽和县),东晋襄城太守司马休之坚守城池。桓玄军截断洞浦(即洞口,今安徽和县南),焚烧豫州(治历阳)守军的舟舰。武都太守杨秋驻横江(今安徽和县东南长江北岸),叛降桓玄,司马休之军溃败。豫州刺史司马尚之被俘。司马元显派使者去询问刘牢之战事。刘牢之认为桓玄少有雄名,依仗全楚之众,恐怕难以制服他。又考虑到如果平定桓玄,那将功盖天下,必定不能为元显所容,所以刘牢之十分为难,犹豫不决,不得已带北府兵驻溧洲(今南京西南长江中)。

桓玄这时派其族舅何穆来见刘牢之,劝他说:“自古乱世君臣相信者有燕昭乐毅、玄德孔明,然皆勋业未卒而二主早世,设使功成事遂,未保二臣之祸也。鄙语有之:‘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殚,猎犬烹。’故文种诛于句践,韩白戮于秦汉。彼皆英雄霸王之主,犹不敢信其功臣,况凶愚凡庸之流乎!自开辟以来,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以见容于暗世者而谁?至如管仲相齐,雍齿侯汉,则往往有之,况君见与无射钩屡逼之仇邪!今君战败则倾宗,战胜亦覆族,欲以安归乎?孰若翻然改图,保其富贵,则身与金石等固,名与天壤无穷,孰与头足异处,身名俱灭,为天下笑哉!惟君图之”(《晋书·刘牢之传》)。刘牢之闻听此言,更加迟疑,他认为自己掌握着强兵,才能算略足以经纶江表,那时谯王尚之已败,人情转沮,于是最终觉得何穆所言有理,便派使者去和桓玄交往。他的外甥何无忌和刘裕苦劝谏,刘牢之皆不听。其子刘敬宣也劝阻说:“今国家衰危,天下之重在大人与玄。玄藉父、叔之资,据有全楚,割晋国三分之二,一朝纵之使陵朝廷,玄威望既成,恐难图也,董卓之变,将在今矣。”牢之怒道:“吾岂不知!今日取玄如反覆手耳;但平玄之后,令我奈骠骑何”(《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一十二》)!刘牢之最终没有听从他们的建议。

三月,刘牢之遣刘敬宣至桓玄处请降,桓玄大喜,摆下酒宴,热情款待刘敬宣,其实此时他正阴谋除掉他,他拿出法书画图和刘敬宣一起观看,以此来安定刘敬宣的心志。刘敬宣丝毫未有觉察,桓玄的部下莫不相视而笑。

不久,桓玄进至新亭(今南京市南),司马元显弃船退入建康(今南京)城中,后列阵于宣阳门外,但由于军心已乱,不战自溃。桓玄进入建康擒司马元显。司马尚之及司马元显均被杀,桓玄自任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桓玄以刘牢之为征东将军、会稽太守,刘牢之这时才感叹到:“始尔,便夺我兵,祸将至矣”(《晋书·刘牢之传》)!时桓玄屯相府,刘敬宣劝刘牢之袭击桓玄,他犹豫不决,经过一段时间考虑,刘牢之移屯班渎,他想要北奔去辅助高雅之,据守江北以抵拒桓玄,于是招集手下众人来作商议,听了刘牢之的想法,人们都默不作声,过了好一会儿,参军刘袭站出来说:“事不可者莫大于反,而将军往年反王兗州,近日反司马郎君,今复欲反桓公。一人而三反,岂得立也”(《晋书·刘牢之传》)。说完,快步走出,佐使也跟随他纷纷走散。而刘敬宣先还京口搬迁他的家属,于是失期未到,刘牢之以为他已被刘袭杀死,便自缢而死。不一会儿,刘敬宣来到,都未来得及哭喊一声,就急忙投奔高雅之,他的将吏一起安葬刘牢之,丧归丹徒。桓玄下令斫棺斩尸,把尸体抛暴于大街上。等到后来刘裕建议,追理刘牢之,才复其本官。

刘牢之是东晋一位很有名的将领,在战场上屡立战功。东晋后期,统治阶级内部屡起纷争,他因握有重兵,所以屡为各大势力所拉拢,干预朝政。司马元显讨桓玄,调用了他的军队,继而袒玄又收买拉拢他,使之倒戈,元显失败后,桓玄夺去他的兵权。此时他想起事,为时已晚,最终自缢身死。可见,刘牢之虽有军事才略,却没有见识和主张,因此落得个如此下场,确实是后人应该借鉴的。

经历历史事件
刘姓名人堂
同年(公元402年)去世的名人:
铜山区更多人物
同时期更多人物
走进铜山区


下一名人:刘伶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