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省 > 濮阳市 > 南乐县人物

常颂


[公元1920年-1959年]

   常颂(1920年~1959年) 原名宋延正,南乐县宋谷金楼村人。因其身材高大魁梧,人称"长宋"。出生于中农家庭。由于家庭经济拮据,他一边读书,一边参加力所能及的农业劳动。此间,宋延正受进步书刊影响,思想倾向革命。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正在中学读书的宋延正忧国忧民,毅然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本村党支部书记,中共南乐县第五区区委委员等职。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宋延正以教员职业作掩护,宣传、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显示出一定的宣传鼓动能力和组织领导才干。1938年6月,宋延正调任中共直南特委组织科长,次年7月任中共大名县委书记。1940年4月,任中共直南特委组织部副部长。10月,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委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决定设立昆吾县。昆吾地区敌情严重,斗争复杂,环境恶劣。宋延正受命于危难之时,任中共昆吾县委书记。他不顾个人安危,深入敌后开辟革命根据地,多次冒险到敌占区侦察敌情,争取、宣传群众,与日伪军进行多种形式的斗争,使昆吾县的抗日斗争活动迅速得到发展。他还通过关系争取两名伪军头目反正,千方百计瓦解敌军,壮大抗日武装力量。期间,宋延正在对敌斗争中,紧密团结和依靠群众,与群众结成了鱼水关系。他常住郎中集(今属濮阳县郎中乡)地下交通员常明太家,多次在敌人追捕危险时得到常明太一家人的掩护,而常明太及其儿子常景岚为此多次被捕入狱。宋延正视常景岚如胞弟,视常明太如生父,遂与常景岚结为兄弟。常景岚不幸死后,宋延正对常明太老人关怀备至,情同一家人。为纪念常家父子的革命情谊,宋延正遂更名为"常颂"。
   1941年11月,常颂调任中共冀鲁豫六地委组织部长,次年6月任六地委委员,兼任中共滨河县委书记。1944年10月后历任四地委、八地委组织部长,1947年5月升任八地委副书记。1949年3月,常颂随大军南下,途经江西,任中共鄱阳地委副书记。不久,常颂又随军西进,是年11月抵达贵州,任中共贵阳地委副书记。
   1952年5月,常颂调任中共贵定地委书记。在农村合作化运动中,常颂深入农村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典型引路,为农村指明合作化的正确道路。他在《贵州日报》发表《贵筑县白云、尖山、摆陇、程关、莲花塘几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考察报告》等文章,为贵州省的农业合作化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1956年3月后,常颂先后任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省委-书记、省委监察委员会书记等职。此间,他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根据贵州省的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地贯彻执行中共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分管农业之后,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经常与农民一起劳动,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他对全省的土地分布、耕地面积情况和山地、森林、草坡等情况了如指掌,工作起来得心应手。贵州省粮食自给有余,每年还要调出一亿公斤支援国家。"-"时期,常颂坚持实事求是,反对一度出现的浮夸风和说假话、大话、空话,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核实农业产量,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保证群众生活,不征"过头粮",对稳定贵州省形势起到有益作用。
   1958年,常颂被诬为右倾分子。1959年初,常颂积劳成疾,到北京治病,于3月14日英年早逝,年仅39岁。常颂的遗体安葬于贵州。1979年,中共贵州省委为常颂平反。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在其墓前树碑,彰其功德。
  

常姓名人堂
同年(公元192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59年)去世的名人:
南乐县更多人物
同时期更多人物
走进南乐县


下一名人:韩克华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