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北省 > 襄阳市 > 南漳人物

卞和


[春秋战国]

卞和

卞和,又作和氏,春秋时楚国人。是和氏璧的发现者。

韩非子·和氏》记载,卞和于荆山上伐薪偶尔得一璞玉,先后献于楚厉王楚武王,却遭楚厉王楚武王分别砍去左右脚,后“泣玉”于荆山之下,始得楚文王识宝,琢成举世闻名的“和氏璧”。留有“卞和献璧”“卞和泣玉”等故事。

不能完全确定到底有关卞和的籍贯问题,因为《中国名胜词典》、《涂山荆山记所见》提到卞和以及卞和洞,目前在蚌埠怀远县不仅有荆山和卞和洞(当初发现以及打磨和氏璧的地方),而且涂山也是隔河相望。

人物介绍

春秋时楚国人。荆人。又名和氏。和氏璧的发现者。 春秋时楚民。相传他在荆山得一璞玉,两次献给楚王,都被认为是石头,以欺君之罪被砍去双脚。楚文王即位后,他怀抱璞玉坐在荆山下痛哭。文王令工匠剖雕璞玉,果是宝玉,遂称此玉为“和氏之璧”。此璧后传入赵,再转于秦。因献玉而闻名古今。

韩非子》载,卞和在荆山得一玉璞(南漳县巡检山区,现有玉印岩,传为卞和得玉处),献给厉王,厉王使人鉴别,说是石头,有欺君之罪,断其左足。到武王(约公元前740年)即位,卞和再次献玉,武王使人鉴别,仍说是石头,又断其右足。后来文王即位,卞和抱玉恸哭于荆山下,文王派人去问他为什么哭。他说:“宝玉而名之曰石,贞士戮之而漫(欺骗),此臣之所以悲也。”文王令人剖璞,果得宝玉。因此称“和氏璧”。卞和以功封为零阳侯。《史记·卷八十一》所说的“完璧归赵”故事中的“璧”,即是卞和所献之宝玉。

历史传说:

据《韩非子·和氏》记载,楚人卞和在荆山上伐薪得美玉,于是将此宝献给楚厉王,楚厉王让王宫里的玉石匠鉴别,玉石匠粗略地看了一下便说:“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认为卞和有意欺骗他,下令砍去了卞和的左脚。武王登基后,卞和再次捧着玉石去献给武王。武王又命令玉石匠鉴别,玉石匠还是说:“就是一块石头啊!”武王又下令砍去了卞和的右脚。文王登基后。卞和“和乃抱其璞而泣于荆山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文王使人问之,他说:"臣非悲刖,宝石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为诳,所以悲也!"王使人理其石,里面果然是宝,派玉匠剖璞,琢成一块价值连城的希世珍宝“和氏璧”。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把天下最珍贵的和氏壁雕刻成受命玉玺,成为皇权的象征,玺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传国玉玺,定国安邦

璞玉出处:位于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巡检山区,现有玉印岩,传为卞和得玉处。荆山乃湖北名山,位于湖北省西部、武当山东南 、汉江西岸 。东南谷地宽广,西北巍峨陡峻盘亘保康县全境,将保康分为南北两半,呈北西—南东走向。北始房县青峰镇大断层,南止荆门当阳一线,长约150公里;西至远安沮水地堑,东到荆门—南漳一线,宽约20~30公里。面积约3100平方公里。因古代满山生长荆条(灌木),故名。荆山楚文化悠久绵长,3000多年前,楚先王熊绎带领楚国子民劈荆斩棘、筚路蓝缕,使楚国从一个弱小之邦发展壮大为地方千里、带甲百万的大国,一度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创造了楚王问鼎等诸多成语故事,故有“荆山楚源”。

荆山地质构造属扬子准地台,由石灰岩组成,属燕山隆起褶皱带,是强烈上升的新构造运动区。这一地区适处几个大地构造单元的接触带上,北、南段均为强烈褶皱和复杂断层地区,但北段褶皱紧密,多逆掩断层;南段褶皱稍缓,以块状断层为主。地貌上,西北部山高谷深,巍峨陡峭,沟壑纵横;东南部山低谷浅,坡度略缓,稍加开阔,但均为喀斯特式中、低山地。山岭多呈狭长形,山顶大致等高。喀斯特漏斗(溶斗)、溶蚀洼地均发育于山顶面上,属山原期喀斯特形态。其高度由西北向东南略减,海拔一般为1200~1800米,主峰聚龙山1852米,最高点望佛山1946米。长江支流沮、漳河源于山南,汉江支流蛮河源于山北。山区气候温湿,年降水量900多毫米。森林覆盖率约70%,以松、杉、栎树种为主。主要特产有黑、白木耳、茶叶、桑蚕,并有天麻、丹皮、杜仲、桔梗等药材及獐、鹿、野猪等动物。河谷平原耕地种稻,坡地种玉米、薯类。山上建有茶场、林场、药材场等。矿藏有磷、煤、铁等。磷矿已开发利用作肥料。名胜古迹有抱璞岩、白马洞、响水洞等。其中抱璞岩传为春秋时代卞和得玉处。

漳水 发源于此。山有 抱玉岩 ,传为 楚 人 卞和 得璞处。《书·禹贡》:“导 嶓冢 ,至于 荆山 。” 孔 传:“ 荆山 在 荆州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禹贡》:‘ 荆 及 衡阳 惟 荆州 。’盖即 荆山 之称,而制州名矣。故 楚 也。”

卞姓名人堂
南漳更多人物
同时期更多人物
走进南漳


下一名人:赵葆秀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