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江省 > 舟山 > 定海区人物

曹伯一


[公元1926年-2006年]

曹伯一(1926-2006)本名曹澜方,求学时名兰芳,定海城关横塘弄人。

  儿少时在家乡定海读小学、中学。1939年日军入侵定海后被迫中断学业,辍学后曾在虾峙岛小学任教。奉政府在抗战后期“十万青年十万军”之号召,参加抗日青年军,曾在西南滇缅边境服役。1950年赴台湾后继续以半工半读方式求学,曾获台北宁波同乡会奖学金资助,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政治系,又在台湾政治大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66年获博士学位,是当时在台舟山人中的第一位博士。曾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任研究员。回台后,历任台湾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副教授、教授兼所长,《东亚季刊》发行人,《中华学报》总,中国国民党中央文化工作会及大陆工作会副主任,-考试委员等职。退休后专事著述,著有《中国现代史纲》等书。一度协助其导师王云五先生(著名学者,早年主持上海商务印书馆,曾任国民党政府财政部长、去台后的行政院副院长)主编《东方杂志》。

曹伯一热爱故乡,对舟山同乡会事务十分关心,连续当选为台北市舟山同乡会第四、五、六届理事会理事,第八、九、十届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第十三届出版委员会主任委员。台北市宁波同乡会第十二届至十四届监事,兼出版委员会主任委员;1993年和2004年曾两次回家乡访问。1993年随台北市舟山同乡会返乡参访团来家乡参加杨梅节,当时他还在台湾任职,以“曹君逸”之名,希望安逸来去。他在白泉杨梅山边吃杨梅边说,杨梅是家乡最可贵的特产,希望长盛不衰。还说最爱吃家乡的虾

和糯米饭虾,这些在台湾是吃不到的。他还骑自行车去舟山小学找少儿时曾刻过字的白杨树。在舟山中学,他称赞舟中是一所一流的学校,有一流的教师、一流的学生。当看到很多同学捧着饭碗在饭厅板桌边站着吃饭,他笑称舟中有个“不入流”的食堂,希望学校加强后勤建设,改善学生的用餐环境。他还对当时舟山的329国道提出看法,指出随着城市的发展,将来一定会扩建拓展。他喜见故乡旧城换新貌,处处觉得新鲜,还兴致勃勃地走访定海古城中大街、西大街和改造后的北大街,专程游览了“海天佛国”普陀山和“碧海金沙”桃花岛,特地寻觅60年前工作过的虾峙岛中心小学旧址,以及尚在沈家门、虾峙、六横岛上的“老学生”。每到一地,他总有说不完的旧闻趣事,乡友相叙更有话不尽的浓浓乡情,衷心祝愿家乡建设得更加繁荣和漂亮。

  作为一个政治学博士,一个著名的学者,曹伯一先生虽然身处海峡彼岸,远离家乡,但他一直关注并长期从事东亚和大陆问题的研究,家乡和大陆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他感到振奋,对21世纪的中华民族充满希望,这可以从他为同乡好友张行周先生《浮生小记》系列著作所作的序言中读出。他称赞改革开放以来大陆各方面的成就,认同大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为“这一新道路是历史的大转折,是乾坤一掷”。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已深深根植于曹先生心中,“中国仍是中国,文化可以交流,可以交融,但文化绝不能替代,”坚信“黄河九曲终向东流,中华民族仍然是中华民族,会永远屹立东亚”。

  曹伯一博士夫人李恂艾,苏州人,从事教育工作,任教于台湾省武陵中学。他们的3个女儿其泓、其峥、其玮均是硕士毕业生。曹伯一还有2个姐姐,一个在上海,一个在广东湛江市安家。

曹伯一博士早年患肺结核病未彻底根除,留下后遗症,转为间治性肺病,近年因有女儿旅美,经常外出探亲。2006年初自美返台,因旅途不适,于3月8日入住台大医院治疗,不幸医治无效,于4月22日上午病逝于台大医院公馆分院,享年81岁。按照曹先生的遗愿,家人以最低调的方式,最超脱的氛围为他料理后事。夫人李恂艾还满怀深情地专门为曹先生作“俗世清流”散文诗一首:  “生命之旅,宛如一泓清澈流水,缓缓地,轻轻地,穿越崇山峻岭,流经平原旷野,最后汇注于汪洋大海。清澈的流水,在漫长的行程中,虽然有什物的阻拦,但只要不停地向前奔流,在岁月的流炼下,终必清明。”

来源:定海史志网


  相关院校:
哥伦比亚大学
曹姓名人堂
同年(公元192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2006年)去世的名人:
哥伦比亚大学人物介绍
定海区更多人物
同时期更多人物
走进定海区


下一名人:林国璋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