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西省 > 临汾市人物

孙复


[][公元992年-1057年,北宋理学家、教育家]

孙复

孙复(992-1057年),字明复,号富春,晋州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北宋理学家、教育家。

孙复幼年家贫,父早亡,但力学不辍,饱读六经,贯穿义理。但四举开封府进士,均于科场失利,未能任官。32岁后退居泰山,专心于讲学授徒近20年,虽贫穷不堪 ,又得不到权要资助,但孙复不以生计为意,安贫乐道,仍聚书满室,与群弟子讲求儒道,乐之不疲。其门下多出贤良之士如石介文彦博范纯仁等,皆一时精英,大有作为。人称“泰山先生”,又与胡瑗石介,人称“宋初三先生”。

庆历二年(1042年)范仲淹在朝实行新政,与富弼等推荐孙复,诏命之为国事监直讲,从此孙复踏入仕途,宋仁宗对之多为礼敬。后因事遭贬。到至和三年(1056年)乃被荐复官,后迁殿中丞。嘉佑二年(1057年)卒于家。宋仁宗赐钱治丧,欧阳修为之撰墓志铭。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孙复的家世及其早年的经历已不可确考。北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

孙复年届三十六岁,时范仲淹守丧居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掌府学。孙复上谒范仲淹,范给予其经济资助,并为他谋了学职,授以《春秋》。以后范仲淹服满复职,孙复去应举。

泰山讲学

景祜元年,孙复第四次科举落第,通过郓城举子士建中介绍,孙复认识了石介。石介在泰山筑室,邀孙复去讲学,并与张洞等执弟子礼师事孙复。孙复居泰山八年,主要从事经学的研究与讲学,撰写了《易说》六十四篇、《春秋尊王发微》十二卷等著作,声名渐显于世。

步入仕途

庆历一年(1042),在范仲淹、石介等人的推荐下,孙复以布衣超拜,任秘书省校书郎、国子监直讲。他与石介一起,积极支持范仲淹等的"复古劝学"主张,在太学实施举人应考须有听书日限及扩大太学录取人数等措施,使得学生人数骤增,北宋太学从此而兴。

嘉祜二年(1057)七月病逝。

孙复辛勤于治学,研究周、孔之道,先是追求科举与功名,后是研究学问与讲学,故而在40岁(一说50岁)尚未成婚。时宰相李迪,深知孙复人品、学问俱佳,将其侄女嫁给了他。李迪宋真宗、仁宗时有名的大臣,地位、政绩都很显赫,为人处事亦很正派,他将其侄女下嫁给孙复,增其贤名,而世人则由此更知孙复之贤。孙复之学及其为人,很快传闻于天下,他一时成为学界权威。孔子的后裔孔道辅,时为龙图阁待制,很有声望,亦前来拜见孙复。拜见时,石介立侍孙复的左右,举行礼仪时,升降拜则扶持着,往谢孔道辅时亦然。孙复所主持的泰山书院一时盛况空前,成为当时的一个学术活动中心。

孙复盛名在外,引起范仲淹、富弼等当朝一些大臣的关注,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国子监直讲。后仁宗到太学巡视,赐孙复绯衣银鱼,并有意委孙复为侍讲,为皇帝进讲,解释古书的疑义,后因人反对而未成。

卒于任所

庆历七年(1047),坐徐州举子孔直温案,贬外职,后重返太学任教。时有徐州人孔直温,因引诱军士谋将捕,搜其家时得到孙复的诗词,孙复因而受到牵连,并遭到贬官处理,遣为应天府判官事。这时翰林学士赵概等十余官员为其说情,最后仍留为国子监直讲,后又被迁任为殿中丞之职,至卒。

孙复病重时期,当朝大臣韩琦将此事禀告了宋仁宗,并选派了一个书吏,给予纸笔,命其门人祖无择,协助孙复得书15万言,录藏于秘阁中。孙复著有《春秋尊王发微》12卷,《春秋总论》3卷,《睢阳子集》10卷,《易说》64篇。从孙复著作内容看,他研究的学问,主要是阐述周孔之道。他主张“尊王说”、“道统论”,适合于统治集团的需要,顺应了统治阶级的意愿,因此,他的学术思想受到了社会上层的重视。
  人物关系:

学生:
文彦博 (10061097) 宋朝宰相
石介 (10051045) 北宋初期教育家、学者、文学家
范纯仁 (10271101) 宋朝宰相

  相关院校:
应天书院
孙姓名人堂
孙复相关
同名人物:
同年(公元99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057年)去世的名人:
泰山五贤人物介绍
宋初三先生人物介绍
应天书院人物介绍
临汾市更多人物
同时期更多人物
走进临汾市


下一名人:潘茂名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