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省 > 惠州市 > 惠阳区人物

卢伟如


[公元1919年-1985年]

卢伟如(1919~1985)

卢伟如,原名卢马贵,惠阳县新墟镇湾塘村人。民国24年(1935)考入平山镇简易师范。民国25年下半年,中共中央南方工作委员会成立,卢伟如受共产党人的影响,于民国2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7年9月任中共平山镇支部书记。10月,日本侵略军在大亚湾登陆,惠阳成了沦陷区。他根据上级指示,组建人民抗日武装,开辟敌后根据地。民国28年4月起,任中共惠阳县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武装部长,努力恢复和发展惠阳党组织,领导群众与日、伪、顽军斗争。

民国30年(1941)12月,日军攻占香港,一批抗日爱国的文化界人士和民主人士被困其中,上级指示要想尽一切办法抢救。卢伟如负责在惠州接待从香港抢救出来的人员,并安全护送他们到老隆、韶关等地,再转入后方。那时,驻守惠州的国民党顽固派为追捕这批文化界人士和民主人士,加强了戒备和特务活动。卢扮成香港昌业公司经理,来惠州设行经商,利用-关系找国民党-宪特官员作疏通,借机弄清敌情。翌年初,第一批文化人士茅盾张友渔廖沫沙胡风、韩幽桐等几十人,从香港脱险来到惠州。卢把他们分别安置在东湖酒家和东和行住宿。当 到东和行搜查,卢及时请来驻军头面人物到场阻止,才化险为夷。随后,卢又以港商身份,疏通当地-宪特官员,终将首批文化人士安全护送到后方。此后,还迎送邹韬奋等多批文化界人士和民主人士共数百人,0完成中转任务。

民国31年(1942)10月,任东江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第三大队政治委员。当时由于日、伪、顽军的军事围剿和经济-,游击队及其根据地处于严重困难时期。卢伟如加强对指战员的思想教育,鼓励大家克服困难,积极主动打击敌人。并直接在前线与中队干部一起组织指挥战斗,奋勇杀敌,使东莞大岭山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民国32年11月,日军为了打通广九铁路沿线,向大岭山根据地发动“万人扫荡”。19日,我第三大队和珠江队约1000人,被包围在纵横10余公里的大岭山。日、伪军在山脚各村庄驻兵,-交通要道,形成“铁壁合围”。面对十倍于我之敌,卢和大队长邬强沉着谋划,定下夜黑后分三路突围的决定。当晚,卢伟如、邬强等按照严密计划,分别率部巧妙突出重围。此后,第三大队在东莞地区不断打击分散、孤立之敌,部队扩编成为3个大队。12月,东江纵队成立后,任东江纵队第五大队政治委员。

民国33年(1944)至民国34年,卢先后任东江纵队第二支队支队长,第四和第五支队政治委员,江南指挥部指挥员兼第六团团长。民国35年6月,随东江纵队北撤山东,后入华东军政大学第四大队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八师廿三团任副团长。民国37年8月参加洛阳攻坚战,所在第廿三团主攻东门。东门是国民党军守备重点之一,工事坚固复杂,城门外设有多层障碍和暗堡。卢负责组织指挥团属和配属炮兵。战斗开始,卢指挥炮兵支援第一营突击。该营在有力炮火的支援下,连续突破10多道障碍工事攻入东门,为后续部队开辟了前进通路。大战后,升任为第三纵队炮兵团团长。后率部参加济南、淮海和渡江等重大战役。1949年8月,参加解放舟山群岛大榭岛的战斗。船队将靠岸时,木船被风浪冲坏,他率先跳入海中,带领部属推船靠岸,保证船载的炮火及时伸延,支援步兵胜利登岛,受到陆军第二十二军通令嘉奖。

建国后,任华东军区炮兵第七师副参谋长、参谋长,军委第三炮兵学校训练部长。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指挥炮兵师参与著名的上甘岭战役。1955年夏赴苏联留学,在列宁格勒炮兵指挥学院地面炮兵系学习5年,获得优等生毕业证书。回国后,任军委炮兵科学技术研究部一所所长、副部长,炮兵技术学院副院长,军委炮兵司令部参谋长、炮兵副司令员。1982年10月,调任广州军区副政治委员。他认真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平反“文革”期间的冤假错案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1985年1月17日在广州病逝。

经历历史事件
卢姓名人堂
同年(公元191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5年)去世的名人:
惠阳区更多人物
同时期更多人物
走进惠阳区


下一名人:张活游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