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建省 > 三明市 > 宁化人物

李世熊


[][公元1602年-1686年]

李世熊,字元仲,号寒支,媿庵,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九月二十日出生于宁化县泉上里龙乡(今泉上镇泉上村)。父名近春,母唐氏,家道小康。

世熊自幼颖慧,10岁就能应塾师之命,为手中扇子作破题句:“舒之风动四方,卷之退藏山密”。15岁应童子试第一。16岁入县学。17岁乡试不第,20岁再应乡试,同考官佘昌祚要列他为榜首,主考不同意,昌祚, 气带走试卷,遂又落第。23岁以郡试第四成廪生。崇祯间(1628~1644年),他9次科试第一,但6次乡试均落第,3次选贡也落选。因为文“沉深峭刻,奥博离奇”,不合考官的口胃。

世熊博览群书,贯通经史,乃至医卜星纬释道典籍,尤好韩非屈原韩愈之书,有很深造诣,曾先后在宁化长汀、顺昌等地任塾师,他原满怀壮志,想以所学报效国家,但屡试不第,素志难酬。

自崇祯十七年(1644年)起他便闭门谢客,不再参加科举考试。是年,他拜黄道周为师,师生互相敬重。次年(1645年)七月,唐王朱聿键称帝福州,改号隆武,道周入阁主政,推荐世熊任中翰之职,世熊辞谢。八月,道周又把世熊的名字附上《劝进笺》,准予出贡参加廷试。他目击时事日非,心痛当道失策,也不应试。不久,道周孤师出征,世熊恳切上 书,多方劝阻,希望老师能留大有作为于将来,不必作无谓牺牲于目前。后来得知道周死难,筑坛遥祭痛哭,奔赴福州,上《褒恤孤忠疏》,慰唁遗属。到80高龄仍还念念不忘,寄望于有人写出比《文明公传》更全面的传记来。

督学使何宗元、冯之图、陈之奇、推官佘昌祚、宋应星等也很器重世熊。何宗元对长汀薛县令说:“此生不但文字奇变,其品骨亦卓绝不凡,往岁读书会城,吾欲渠一面,竟不可得,其高洁如此。”宋应星和陈之奇都曾请他阅生童试卷。至于他所结交的曾异撰、董谦吉、陈燕翼、刘廷标、何楷、彭士望、魏禧、魏礼等都是有识有节之士。

清兵入闽后,占民房,强迫剃发,世熊不能忍受满洲贵族统治者的暴行。遂隐居阳迟山,建檀河精舍,人称檀河先生,专心读书著述。名其书斋为“但月”,二字拆拼即成“明一人”。

他屡次拒绝清廷征召,但对地方安宁和建设却非常关心,诸如设险御暴、兴利除害等事,无不审时度势,尽力而为。换代之初,兵革未息,官府借机诛累,百姓大受骚扰,仅有泉上乡民受其教导,治安较好,官府又慑于他的声望,才免罹难。

世熊德高望重,南明义军和农民军对他甚敬仰。顺治九年(1652年),南明建昌四营经过泉上,有一名士兵摘了世熊园里的两个桔子,首领黄希任即予鞭打,并亲自守在园旁,等部队过尽才离开。次年广东农民军来到泉上,眼看大火快烧到世熊住宅,首领刘大魁赶紧派兵扑救,说:“奈何毁李公居室!”

顺治十一年(1654年),他倡议在麻布冈修筑土堡,亲自监工,是冬建成,聚族入居自卫。康熙十三年(1674年)闽藩耿精忠叛清,不断遣使敦请世熊。当时政局已定,-趋向缓和,久经战难的人民亟须休养生息,世熊洞悉耿藩逆时而动,必然败亡,他不愿生灵再受涂炭,严厉拒绝,联络数十乡成立“保民会”,严禁乡民从军和0外寇。他乡附逆而死者不下千人,只有泉上赖他免遭劫难。

他把学识、气节倾注于《奉行录》、《经正录》、《史感》、《物感》、《寒支初集》、《寒支二集》及《狗马史记》等著述之中。《狗马史记》讽刺明季尸位素餐的官僚,谴责丧失民族气节之辈,被清廷视为-。《物感》是我国第一部伊索式的寓言集,文字较《况义》精练。他83岁时纂成的康熙甲子《宁化县志》七卷,问世后更享有盛誉。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九月二十八日,85岁的世熊在泉上檀河逝世。原葬泉上白沙坳祖墓之旁,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改葬泉上茶头窠。

为缅怀世熊,民国31年(1942年),宁化县政府特将泉上乡改名为元仲乡。

泉上村 泉上村地处泉上镇镇中心,全村辖20个村民小组,785户,总人口3209人。共设党小组3个,党员60名(其中女党员9名,男党员51名,村民代表16名)。村两委成员7名,其中支委4名,村委3名,村民代表6名,党员6名,女性1名(妇女主任)。全村有耕地面积4276亩,山林面积11349亩,农民收入主要有稻谷、烤烟、蘑菇、豆腐皮加工、肉兔等,村民以种养、外出务工、经…… 详细++

李姓名人堂
同年(公元160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686年)去世的名人:
宁化更多人物
同时期更多人物
走进宁化


下一名人:郭璜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