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建省 > 泉州市 > 永春县人物

林庶应


[公元1906年-1970年]

林庶应,名纲答,庶应其字,号松青,蓬壶乡美中村人,生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少年时家境贫寒,入私塾不久,即弃学从商。民国15年(1926),因地方土匪-,全家搬往泉州谋生。初由其大哥庶明买来一架织袜机,以庶应为主,专工织袜,其母、嫂负责纺纱、缝袜,其父则把成品拿到街旁排摊售卖。稍后,即转当店员和自己经营文具业,进而在泉州开设源美商行,专营纱布批发业务。他善于运筹,对商业行情臆测屡中,遂崭露头角,成为商界的后起之秀,分支商行逐渐发展至厦门、莆田、福州、柳州、台湾、日本等地。先后被选为永春旅泉同乡会主席、泉州商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商会联合会常务委员、福建省出席全国商联会代表和全国商会联合会理事。

随着商务的发展,他本着“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宗旨,先后在家乡和泉州分别倡办毓斌中学和建国商校。抗战初期,泉州培元中学疏散内迁蓬壶,当地不少青年得以进入该校学习。民国31年,该校迁往南安九都,一些贫困学生无法随校就读。庶应乃与家乡父老倡办毓斌中学,被推为校董会董事长。后来,又捐资和医生万年丰在泉州倡办建国商校,培育商业人才。毓斌中学的经费开支,自开办起至1949年止,他均负担半数以上,建筑费、设备费则全由他独力负责。毓斌中学创办之初,教师难聘。从长远计,他接受校长林鹤龄的建议:由学校出资培养语文、数学、理化、生物教师各一人。凡有志从事教育工作的贫寒大学生,不分畛域,均可应征。其在学费用,均由毓斌供给,毕业后须来校任教五年,待遇与其他教师相同。如违约,应缴还本校提供的部分或全部补助款。征求内容以校董会名义在《永春日报》、南平《东南日报》刊登后,应征的颇多,最后录取了四人。这些人毕业后有的没有履约,校董中有人提议要追回服务未满期的补助费。庶应笑着说:“我出资培养这些人,原来希望他为本校服务,现既有他就,也是为国服务,‘楚失楚得’,没有关系。”其识见器量如是,闻者折服。

庶应成为本省商业界闻人之后,曾出资支持当时的国民党福建省党部主任委员,同时参加国民党中央调查统计室组织,又结交福建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但他对一些遭受国民党破孩的青年却是援之以手。1946年冬,毓斌中学教师、中共地下党员林伯祥被国民党政府逮捕,他以学校董事长身份,多次向省有关当局力保。伯祥在莆田狱中患病,来信请学校接济,他立即汇寄法币2000元,请莆田中山中学代理校长吴景宏转交。另一教师陈伟顺因参加中共组织被捕,关在泉州看守所,他多次前往探问,并向第四专署专员力保获释。他的长子文琼在集美中学读书时,思想进步,参加中共地下组织。他曾对人表示:“信仰自由,人各有志,我不干涉他。”他为人豪爽,又富于感情,人有所求,都能尽力以应,故里人有“庶应,庶应,有求必应”之语;然也以此受诟病,他人在泉州,却卷入永春地方派系的“黑白派”争权夺利之争,被选为县参议员和被聘为省政府参议,有人说他是基于与“白派”主要成员族亲和友情关系,身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民国38年夏,泉州、厦门行将解放,庶应离开厦门,到香港继续经营布业,后与人创办友成船务公司。由于太信任人,结果上当受骗,手头资金及家中存款亏蚀殆尽,从此一蹶不振。他怏怏不乐,迁居台湾,于1970年病逝。

林姓名人堂
同年(公元190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0年)去世的名人:
永春县更多人物
同时期更多人物
走进永春县


下一名人:苏克惠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