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建省 > 泉州市 > 惠安县人物

陈绍痕


[公元1917年-1949年]

陈绍痕

(1917~1949年)

陈绍痕,民国6年(1917年)生,洛阳镇下曾后房村人。

少年时期,因家庭贫困,跟随亲友到菲律宾谋生。

民国27年1月,为了抗日救国,绍痕毅然参加沈尔七等领导的菲律宾归国华侨服务团。回国途中,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2月,抵达龙岩白兔,由沈尔七带领访问新四军第二支队4团。时绍痕身材高大,穿着皮服、皮鞋来到部队。他亲眼看到红军战士艰苦的生活。四团政委对他说:“战士苦惯了,原来住在深山密林里打游击,衣食住行都很困难。”绍痕回答道:“我们从菲律宾回来的都要向你们学习,随时准备脱下西装皮鞋,换上军衣到前线去过艰苦的战斗生活。”艰难的战争岁月的磨炼,使绍痕很快由一个工人转变为一个合格的军人,随军到皖南新四军军部,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同年4月,菲律宾归国华侨服务团全体人员调到军部教导队学习。民国28年春毕业后,陈绍痕被分配到苏皖前线茅山敌后抗日根据地,在句容、溧水、镇江、丹阳4县抗敌总会警卫连任排长。民国30年夏天任句容县警卫连连长,团政委找他谈话,他感到当连长要指挥100多人打仗,把握不大。政委说:“把握是从实践中来的,时势造英雄嘛!只要善于带兵,敢于用兵,不断摸索带兵的规律,本领是能够学到手的。”时过半年,绍痕连长当得不错,连队从80多人发展到140多人。在京杭国道一仗打得很好。政委又对他说:“连长当得好,营长也可以当。”是年冬天,绍痕率部在镇江高庙一仗,机动灵活地歼敌一个连,取得胜利。

随着他带兵经验越来越丰富,民国32年秋,提为新四军茅山部队副营长。他常说:“要带好兵才能打胜仗。一个指挥员能否带好兵,是衡量一个指挥员才能的重要标志。”在坚持茅山斗争中,绍痕坚决执行茅山部队政治部关于爱护兵员的指示。他深有感触地说:“这个指示很重要,一个兵就是一份战斗力,指挥员一定要有爱兵观念。”在句容行动时,连里战士黄福山发烧40℃,绍痕想尽办法请医生,并亲自护理,直至烧退。黄福山感动得流泪说:“陈营长比我亲生父母还要亲。”绍痕还经常教育战士爱护群众,时刻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处处爱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在句容毕基村宿营时,遇到一家老百姓的房子失火,绍痕赶到现场,不顾个人安危冲进火场,救出一个老太婆和一个孩子,并把自己平时节省下来的钱和衣服送给他们。村里的群众都说:“新四军是救命恩人。”绍痕在南征北战中,处处关心群众,爱护群众,师政治部授予他“爱民模范”称号。

民国32年日寇、汪伪动员大量兵力,对茅山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扫荡”、“清乡”。绍痕在茅山反扫荡战斗中负伤。战士们要他下火线,他坚决不肯,包扎后又冲上一线,端起机关枪对敌扫射,直到把敌人打退。在天目山龙岭守备时,敌人两个团来攻,形势危急,敌人连续冲击几次,有的同志感到坚守困难,问他怎么办?他说,人在阵地在,坚决把敌人打退,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由于他坚决果断,战士们勇敢杀敌,终于打退敌人两个团的进攻,坚守住龙岭阵地,保证天目山保卫战的全胜。民国33年秋,绍痕被提升为营长。

民国34年1月,我军向浙西进军,他带的部队升为主力兵团,他任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三支队第二营营长。进军的第三天,在孝丰西亩市与国民党62师一个团遭遇,在绍痕灵活指挥下,全歼敌人,俘敌300多人,缴机枪10多挺,我方无一伤亡。后来,战役的规模越来越大。绍痕不断总结作战经验,研究对策,又在孝丰、天目山、草明山、狸头桥连续取胜。

同年10月,我江南部队奉命北撤。在江苏高邮进行百日练兵时,-给他一本《论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他高兴地说:“这本书,毛主席写得非常好,为学会指挥大兵团作战指明了方向。”不久,苏中战役开始,连续七战取胜,更增强他对指挥作战的信心。

民国36年绍痕任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第四十八团副团长。相继参加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开封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等。在山东鲁南战役中,他脸部和双手冻裂,仍同战士们一道在雪地挖工事。在莱芜吐丝口战役中,他带部队进入圩子以后,连续三个晚上没有睡觉,身体疲倦,两眼布满血丝,同志们劝他到碉堡里休息一下,他说:“敌人不消灭,休息也不安宁。”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到战斗结束。在外线出击中,因马蹄坏了,马不能骑,他同战士一样走路前进,还帮走不动的战士扛抢、背行李。通过河南黄壇区时,没有吃上一顿饭。他对同志们说,饿肚子是常有的,为了让全国人民不再受压迫剥削,我们挨点饿,受点苦又算得了什么?革命战士能吃苦,才能打胜仗。

1949年春,绍痕在淮海战役中光荣牺牲,时年32岁。

经历历史事件
陈姓名人堂
同年(公元191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9年)去世的名人:
惠安县更多人物
同时期更多人物
走进惠安县


下一名人:刘夕青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