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省 > 濮阳市人物

吴凑


[][公元730年-800年]

吴凑(730年~800年) 唐朝肃宗李亨母亲章敬皇后之弟,濮阳人。吴凑才思敏捷,见识超人,行事谨慎,民孚其望,帝信其忠,一生建树颇多。

代宗李豫即位后,吴凑与其哥吴溆一同被封为太子詹事、濮阳郡公等职,而吴凑认为自己无功受封,内心不安,因此请求解除太子詹事一职而转任检校宾客兼家令,后累迁为左金吾卫大将军。

安史之乱后,藩镇势力强大,不少地方拥兵自重。大历年间(766年~779年),滑帅令狐彰、汴帅田神功相继故去,当地军心大乱,民心惶惶。在此危急时刻,吴凑奉命持节来到汴、滑。在这里,吴凑体察民情,考察形势,安抚军心。因谋划周全,措施得力,汴、滑形势转危为安。代宗因此对吴凑倍加器重。

元载由于当政时间长,权势大,在朝廷中飞扬跋扈,期君弄权,代宗想除掉他。代宗便独诏吴凑暗中商讨策略。元载被除后,又是在吴凑的奏请下,代宗才减免了元载的属从王缙杨炎等人死刑,显示出了吴凑的才识、仁义和忠贞。

大历末年,吴凑因继母丧事而辞职。建中初年,又任职为右卫将军,兼任通州刺史。贞元初年,入京任太子宾客,后又出任福州刺史、御史中丞、福建观察使。其后又任右金吾卫大将军。

德宗贞元十四年(798年)夏,发生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京兆尹韩皋办事不力被免,皇帝亲授吴凑为京兆尹之职。吴凑果然以勤俭为务,不辱君命。关中随即安定下来,吴凑也因此美誉日闻。

当时,皇宫中的太监到集市上购买物品,他们仗势欺人,强买强卖,市人称他们为"宫市"。吴凑为此启奏皇上说:"太监在集市上购买物品,给百姓带来了很大危害,社会上为此议论纷纷。宫中需要什么东西,可差臣办理。如果因为我作为外府的官吏不适合进宫的话,也应该选派一些年纪大、办事谨慎的官人去购买物品,以平息民愤。"皇帝对他的建议多有采纳。

吴凑不仅善于管理,也颇长于断讼。起初,府掾吏因为吴凑出身外戚,不熟悉狱讼,心有疑难断决之事,大多等吴凑来时才呈报,以期望不被指责。但吴凑虽仓促阅视,必能指出其中不当之处,下笔决断,也毫无谬误。如果掾吏没有大错,吴凑也不使用鞭笞之刑,而是当面责问其过错。因此,掾吏对他都特别尊敬。

文敬太子、义章公主先后死去,皇帝因给太子、公主修墓而妨害了农事。吴凑侍服皇帝期间,谈及此事不妥之处。别人劝他说,对皇帝启谏过多会引起皇帝厌恶,而吴凑凛然正色道:"圣上英明果断,必然不会因思念公主、太子而忽视百姓之苦,如果再三启谏必能感动圣上。这样以来百姓就受益了。"皇帝果断听从了他的意见。吴凑也因为善于理政而兼任兵部尚书。

贞元十六年(800年)四月,吴凑病故,时年71岁。朝廷追封其为尚书左仆射,并为之罢朝一天。

吴姓名人堂
同年(公元73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800年)去世的名人:
濮阳市更多人物
同时期更多人物
走进濮阳市


下一名人:南霁云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