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省 > 佛山市 > 禅城区人物

区瑞芝


[公元1900年-1994年]

区瑞芝(1900~1994 年),原名尧楷,字宗钰,笔名风流记者、我是忠义乡人、忆燕楼主。原籍新会,世居佛山镇青云大街,是资深报人,佛山掌故、民俗、街史等著名作家,人称“佛山通”。区瑞芝少时家境尚算宽裕,其父区森,在佛山镇大新街开设义和家用铜器店。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区瑞芝在谭伯衡私塾读书。民国2年(1913年),在父店学习铸铜工艺,后协助父亲料理店务,学习经商。区家藏书甚丰,他博览群书,且性嗜武技书籍, 交流甚广。

瑞芝童年好读,对地方历史更感兴趣,他除求教老人指导外,并购古今书籍阅读,加以钻研,因此在他成年便写小品文投稿于《广州共和报》,屡得刊出,文思日渐进步。于是每有余暇,遂作文投稿。

民国12年(1923 年),他结婚后由友人介绍,离开父店,投身报界。最初在《广州市羽公报》为南顺专访兼撰述员。他写了大量的地方掌故、民间故事,颇受、读者欢迎,名声渐起,有“风流记者”之称。他任《南海日报》及南海通讯社记者时,以“我是忠义乡人”、“忆燕楼主” 等笔名,相继向广州市《国华》、《越华》、《现象》、《公评》四大报,以及《环球》、《商报》、《群星》等12家报社投稿,还为各报副刊撰述民间掌故(以《环球报》“讲古寮”为最多)。

民国23年(1934年),他曾和钱天、吴宫曲、谈虎文等开办《霹雳》小报,自为主编。共出4期,后因经费不足而停刊。随后又兼任广州市《环球》、《商报》、《群声报》、佛山镇《南海日报》(南海民报)和南海通讯社记者, 又和文友吴泽民合写了小说《摩花孽债》,还为省、佛各报副刊撰述有关各地历史和民间故事等,直至民国27年(1938年)省、佛山沦陷时止。

民国28年(1939年),因维持生活,一度为《佛山南粤报》、《广州市中山报》、《珠江报》记者兼撰述员。曾为副刊撰写武侠小说《悦诚堂》和地方掌故,同时与陈兆宪合著发表过《古禅沧桑录》,惜未成书。

民国31年(1942年)辞去各报职,在佛山福禄路开设老区书店(书店在1952 年结束)。民国34年(1945年)后,重操旧业, 再任《国华》、《越华》、《现象》各报记者,兼任《佛山民报》和黄埔、东风等通讯社记者。此期间,还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组织南海县四邑同乡会和省机器工会南海支部,均被选为理事长。至1949 年止,曾担任过佛山烟丝、纸业、洋染料、毛笔、炮竹、瓦瓷同业公会书记,印刷职工会书记和书版代表会理事长职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区瑞芝曾一度在佛山工商联与合作书店工作。1966 年“文革”时受到冲击,被送返原籍务农。他除了耕田外,日夜书写不倦,还为农民治病。粉碎“-” 后,他得到平反返禅,已是80 岁老翁。虽然年事已高,但身体健康,精力尚沛,除开书店售书外,还利用业余时间,走访四方收集资料,笔耕不辍。1986 年佛山市开展修志工作,他积极为各有关部门提供史料,曾被聘为《佛山市民间传统秋色赛会》顾问和佛山大学佛山文史研究室顾问。十多年来,先后编写了《佛山史丛谈》、《谈古论今话佛山》、《佛山秋色简介》、《佛山新语》、《佛山风俗记》、《佛山佛教简史》、《佛山街道沿革》、《石湾史简介》、《粤剧简史》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注》等;创作小说:《咏春拳师梁赞先生》、《靓仔玉海外雪国耻》、《陈开起义》、《佛山武林春秋》、《佛山寻踪》、《南海事物记》等。他早年著作有:《悦诚堂》、《鸿胜馆》、《嫩仔容》、《咏春三娘》、《佛山新聊斋》等,可谓琳琅满目。1993 年夏,香港亚洲电视台闻知区瑞芝熟悉佛山拳术情况,派记者前来采访,在《中国乜都有》的节目里,播出他的《咏春拳的来历及其传人》的谈话,为佛山武术界增光不少。

他除出书赠送社会各界人士阅读外,还先后应聘为佛山市博物馆文博顾问、佛山市地方志办、佛山市地名志办、佛山市政协文史科、南海县地方志办、南海县政协文史科、《佛山报》、《陶城报》、《佛山侨报》、佛山艺术、佛山广播电台等撰述员。同时还是佛山市历史学会、民间文艺家协会、金融学会会员。并为佛山市商业、金融、城建、公安、文化、文物、体育、粮食、报刊、军事、南海县工商、交通、气象等部门专志撰述史料。

区姓名人堂
同年(公元190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94年)去世的名人:
禅城区更多人物
同时期更多人物
走进禅城区


下一名人:李魁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