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省 > 佛山市 > 禅城区人物

梁日新


[公元1886年-1957年]

梁日新(1886~1957年)、梁日盛(1898~1990年),二人是同胞兄弟,佛山松桂里“十二石斋”梁氏后人,梁新记兄弟牙刷公司的创业者。

梁日新生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排行第四。梁日盛比梁日新小12岁,清光绪二十四年生,排行第六。其先祖原是佛山望族,广东四大名园之一“梁园”即为其先人园林。由于梁氏后裔几代嗜, ,家道日渐衰落,至日新、日盛一代已家产荡尽,难以维持生计。父亲早亡,靠母亲和姐姐穿刷子挣钱维持生活。

日新、日盛均有胆识,为人正直,乐于助人,讲信用,重义气,吃苦耐劳,是能艰苦创业的人。日新身材高大,声音洪亮,生性开朗豪爽。因家贫,没有入学读书,识字不多。他深感文化低,难以开办大业,便节衣缩食供六弟日盛读完小学。日盛毕业后,精于计算,且写得一手好字,成为日新的得力助手。兄弟二人,经过艰苦奋斗,创办了闻名海内外的梁新记兄弟牙刷公司,成为全国知名的民族资本家。

日新少年时是一个开牛骨(把牛骨锯开作刷柄用)的童工,母亲是制刷店穿猪鬃毛(刷子上的毛)的女工。由于当时佛山人多已有刷牙习惯,因而母子二人合作,试制牙刷出售,因产品质量较好,颇有销路。

梁日新称自己所制牙刷为“一毛不拔梁新记牙刷”。他担挑牙刷,穿街过巷,下乡进村,大声叫卖“有一毛不拔嘅梁新记牙刷卖咧———”并讲究叫法,把“咧”字拉得很长很长,听起来像歌声。他声音很大,远处可闻,果然许多人闻声来买牙刷。随后,他雇用了身体健壮,声音洪亮,能挑能叫的伙计,先是二三人,后是十来人,都学他的叫卖声调,业务得到迅速发展。他还利用人们以红色象征吉祥的心理,用红布写上“一毛不拔梁新记牙刷”字样围在担头箩身上,使人们看到梁新记的“牙刷担”都有喜庆临门之感,前来争相购买牙刷。几年以后,梁新记牙刷便风行佛山及附近村镇。经营获利后,他便在佛山开设梁新记牙刷店。

日盛个子小,声音不够大,不宜挑担外出叫卖,日新便叫他料理店务,并兼管挑担队伍的发贷和账目。小店开设后,日新也不再担挑外卖,主要负责采购原料,雇工制骨,办好作坊,并在制作上精益求精,把牛骨和鬃毛漂白,使梁新记牙刷又白又美又好,成为佛山名牌。作坊越办越大,生意越做越好,声誉远扬。日新便将梁新记牙刷店改名为梁新记兄弟牙刷公司,全部财产为兄弟两人所共有。

梁新记兄弟牙刷公司在佛山立稳脚后,兄弟俩便到广州羊巷(今扬巷路)租一间店,楼下开店,楼上作工场兼住宅,挂起梁新记招牌。开业后,销路颇佳。经过3年努力,公司初具企业规模,除扬巷路总厂总店外,还在西关、长堤、太平南路(今人民南路)等繁华路段开设专卖牙刷的商店,在商店门前的广告中大书“一毛不拔”4个大字,以示牙刷不会脱毛的高质量。晚上还用电灯装饰辉煌,以吸引行人。后因手工生产供不应求,他便向日本购入当时先进的机械化制牙刷机(近似现代的生产线),在南海盐步建起广东省第一家机制牙刷厂。尔后,梁日新认为广州不如上海市场广大,民国15年(1926年),他派弟弟梁日盛赴沪开拓。次年,日盛举家移居上海。后来日新也全家迁沪。在人地生疏、语言不通的情况下,经过两年惨淡经营,终于开辟了上海市场,且营利较广州丰厚。于是扩展业务,小店改为大店,并在沪办起牙刷厂。又引进外国机器,聘请日本技师,终于使梁新记兄弟牙刷公司的牙刷成为上海的名牌产品。接着,在上海建起一家分厂,拥有成千工人;销售店八九间,遍及上海各区;又在武汉设分店2"家,还到各大城市开设总代理业务(当时国际上新兴的商业方式)。

不久,经调查考察,认为香港新加坡是海外市场中心,即派长子梁厚德赴新加坡,弟弟梁日盛赴港开拓。这位原来一无资金、二无靠山的工人,一举成为全国知名的企业家。“梁新记牙刷———一毛不拔”这一幽默广告词,成为家喻户晓的“口头禅”。

日军侵占上海时,梁氏兄弟公司经济遭受极大损失,将部分机器及职工内迁重庆开业。广州为日本侵略军侵占时,广州梁氏兄弟公司被日军占夺。香港失陷后,公司经济损失惨重。日本投降后,重庆公司迁回上海;广州、香港公司相继复业,其中香港公司发展最快,不久即雄风重振,牙刷遍销香港并恢复了对南洋的出口,获利甚丰。但梁日新已是花甲之年,各厂、店均分别为其弟、儿子、侄儿等人主理。

梁新记的全盛时期是在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之前。广州有工厂2间,门市部3间,上海有2间工厂、6间门市部,还有不少分销店。汉口、苏州、佛山也设有门市部。香港、新加坡均有工厂和门市部。天津、南京无锡扬州设总代理点。在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港、澳地区,梁新记牙刷已成为当地名牌货。

抗日战争时期,他派六子梁摩西到重庆设厂生产,仍成为山城名牌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梁日新退休在上海,曾因关心工厂,爱厂如家,工作积极,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等。1957年病逝于上海。

其弟日盛平易近人,热心公益,乐善好施。在沪期间,曾被选为旅沪广东同乡会理事长、上海广肇公所理事长、上海郇光小学校董及上海中华基督教会富吉堂执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上海第一届政协委员。1957年迁居香港,仍主理香港梁新记兄弟牙刷公司。他对桑梓、旧居、故人一往情深,当他获悉佛山重修“梁园”的消息,即令其长子梁知行捐款100万元资助修建;90寿庆特回佛山、上海宴请两地亲朋。他喜欢收藏书画古玩,特别喜爱收藏岭南画派名画,有“岭南画派贴心人”之称。1990年10月辞世,终年92岁。

梁姓名人堂
同年(公元188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57年)去世的名人:
禅城区更多人物
同时期更多人物
走进禅城区


下一名人:梁仲弘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