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京市人物

李广年


[公元1921年-1998年]

李广年,1921年4月12日出生于北京市。194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他早期从事理论有机化学和有机合成化学的研究,曾对射干、玉米须等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结构测定和全合成,以及对金霉素等抗生素的合成进行了研究,为发展祖国的医药事业和有机合成化学作出了贡献。

1960年他于苏联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获副博士学位,后一直从事金属有机化学研究。70年代初,国际上出现了活化小分子,如H2、N2、O2、CO和CO2的热潮,成为金属有机化学、配位化学和均相化化学领域里十分活跃的前沿课题,被视为是对化学家的挑战。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提出了“侧重基础,侧重提高”的科技发展方针。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广年结合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以天然气建所的宗旨和从事天然气化学转化中需要高温、高压等苛刻反应条件的事实,提出温和条件下低碳饱和烃,特别是CH4,C-H键活化及其官能团化反应的设想。C-H键的活化是烃类化学转化中的基础反应,不仅能有效利用烃类资源,降低反应的能耗,而且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十分符合有机催化反应的要求,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70年代末,李广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金属卟啉对低碳饱和烃C-H键、分子氧等的活化及其官能团化反应研究。首先设计、合成了配位不饱和、-态和富电子金属中心的双膦、双氮和杂配位原子(如P、S和P、N等)螯合配体的Rh、Ir和Pt的金属有机配合物,不对称和位阻型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深入和系统地研究了温和条件下,于均相溶液里对甲烷、戊烷、-和-C-H键的羟基化反应、氧化氯化反应、羰基化反应、羧基化反应,开辟了制含氧化合物的新反应和新催化体系,以及乙炔插入甲烷C-H键、甲烷与邻-苯之间的H/C1变换反应和C-C1键的氧化加成反应,并对这些反应的机理和规律进行了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结果:直链烷烃优先以端基(即伯碳原子C-H键)配位在中心金属的空d-轨道上,形成一个两电子三中心的过渡态,随后发生氧化加成反应生成烷基金属氢化物;当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为氧载体时,主要是对分子氧的活化,形成M=O活性种去进攻被活化的C-H键、引发后续反应。其中“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对饱和烃C-H键的活化作用和量子化学计算”获1989年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金属卟啉对分子氧的活化及其高选择氧化反应研究”获1990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和好评,不少论文被引用或收录。

30年来,李广年一直在金属有机化学领域里辛勤地耕耘,为国家培养了一批科研人才和一支高水平研究队伍,从选题、制定技术路线、确定实验方案到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归纳,论文的撰写都经过科研小组全体成员的讨论,广泛听取意见,最后由核心组成员讨论确定。他领导的科研小组团结进取,承担了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课题、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课题,中国科学院重大、重点课题多项,都0地完成了研究计划,培养了硕士研究生25名,他们中的大多数已晋升为高级职称或考取国内外博士研究生,从而推动了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的金属有机化学和我国对小分子,特别是低碳烷烃C-H键和分子氧活化的研究工作。多年来,李广年先后担任中国化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四川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常务理事、理事长、名誉理事长等职。中国科学院及成都分院授予李广年优秀研究生导师荣誉。

简历

1921年4月12日出生于北京市

1941-1945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

1947-1949年北平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助教。

1956-1960年在苏联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学习,获副博士学位。

1960-1965年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

1965-1991年在中国科学院成都(西南)有机化学研究所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所长、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1983-1988年四川省科学技术顾问团第一届成员。

1990-199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有机化学学科评审组成员。

1991-1993年《天然气化学》英文版主编。

1998年1月28日病逝于成都。

李姓名人堂
同年(公元192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98年)去世的名人:
北京市更多人物
同时期更多人物
走进北京市


下一名人:李介鸣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