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省 > 梅州市 > 梅县区人物

廖苾光


[公元1902年-1983年]

廖苾光(1902—1983),梅县石扇镇人。

幼年在乡读书,1916年高小毕业后,由于家贫无力升学,在家劳动。1920年到县城由一位举人开办的国文补习学校补习,主要学习古文和古、近体诗,为他后来从事学问打下基础。1921年,他离乡到当时是荷兰殖民地的爪哇务工,因不习惯殖民地的生活,愤于帝国主义者对当地人民和广大华侨的欺压,于1922年回到石扇。1923年到邻村的新民小学教书。2年后转到白渡诒燕小学任教。1925年辞去教职到上海,考进复旦大学中国文学系读书,师从陈望道夏丏尊等。在这里,他看了《共产主义ABC》,开始接触到共产主义思想,了解到社会上的一些基本问题。1927年春节前回乡度寒假,春节后准备回校,适北伐军进入上海,汕头往沪的船停开,无法回复旦上课,只得中途折返。不久,上海“四一二”事变发生,梅县的政治形势极为紧张。5月12日,梅县工人、学生在中共梅县部委领导下举行武装暴-动,占领县城,成立人民政府,7天后,因受国民党军的镇压而失败,一部分参加暴-动人员撤退到石扇,其中有2名学生侯蕙芬、杨凡住在他家中,晨夕与共,共论天下国家大事。这时他的思想有急剧的转变,在他们的劝告下,回白渡诒燕学校教书,校长蔡旭是中共党员,不久,经侯蕙芬、蔡旭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2月,石扇新办的村东小学被恶霸地主张某纠众烧毁,组织上决定他回去家乡开展反霸斗争。为了重建小学,1929年2月经组织同意到南洋募款。是年11月动身回国前,接到侯蕙芬在丰顺县牺牲的消息;回来后,蔡旭亦下落不明,因而失去与组织的联系,不得已离开梅县,于1930年春到上海,1931年4月进入日本法政大学读书。1935年毕业后,接桂林师专教务主任陈此生来信,到广西桂林师专中文系任教。半年后,桂林师专改为广西大学法学院,黄旭初任校长,陈此生任教务长。教师有陈望道夏征农杨潮邓初民千家驹等。1937年秋,陈望道等一批被认为有反蒋和共党嫌疑的教师被迫离开广西大学。他是其中之一。

1938年春,廖苾光回到梅县,到东山中学任教。这时,梅县在地下党的领导下,成立有“梅县中等学校学生抗敌同志会”(简称“学抗会”),广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廖苾光积极支持和参与,鼓励学生阅读进步书刊,召开时事座谈会、演讲会,出版黑板报、墙报;“东山剧社”上演大型多幕话剧《凤凰城》,他带头参加,并扮演主角苗可秀,有次在梅城高乐戏院演出,轰动了梅城。1938年夏,东山中学组织战时工作队,廖苾光任队长,带领学生到铜鼓嶂、大埔银江一带进行宣传,动员群众参加抗战。由于东山中学的学生抗日救亡运动开展得极为活跃,引起了国民党梅县当局的注意,廖苾光被列入黑名单。为避免受害,他只得离开东中,经时在吴奇伟所属第九集团军任政工总队长的杨凡介绍,到驻梅县南口的第二挺进纵队司令部任司令黄国俊的秘书。

1940年5月,梅县发生国民党当局逮捕学抗会-代表的“七君子”事件,中共梅县地方党组织多方营救,并派出学抗会代表到南口去找廖苾光。他得知情况后,即与杨凡商量,请黄国俊、吴奇伟出面,要梅县国民党当局立即放人。梅县国民党当局在地方驻军的干预下,只得将“七君子”无条件释放。

1942年廖苾光到国民党六十二军任军长黄涛的私人秘书。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随黄涛到台湾,接管文教。1946年秋回到梅县,又去汕头、广州、香港,见到著名的民主人士张文李济深、郭冠杰等人,对全国政治形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1948年清明节,在梅县,有一姓曾的人仓皇通知他,要他立即离开梅县,否则有祸。他当即离梅去广州,到广东省立法商学院任教授。1949年11月参加接管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工作。此后,他历任文理学院临时院务委员会代主任委员、华南财经委员会财经干部训练班主任、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省教育工会副主席等职。

1983年在广州病逝,终年81岁。

廖姓名人堂
同年(公元190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3年)去世的名人:
梅县区更多人物
同时期更多人物
走进梅县区


下一名人:林禄如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