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北省 > 潜江人物

朱宗望


[]

朱宗望,字遇甫,号渭瞻,明,潜江(今泰丰办事处)人。万历年间任四川江安知县。据康熙潜江县志》(以下简称《县志》)、《潜江旧闻录》(以下简称《旧闻》)等史志记载,他能闻名于世主要有两点:一是在洪水中抱棺葬父;二是智勇坚守孤城平叛。

(一)

朱宗望从小聪慧好学,出类拔萃。万历年初,湖广行省督学陈霁岩主持在全省范围内招收一批优秀学子到省城儒学读书,年少的朱宗望以“诸生第一”入学,并享受官府补助的廪生待遇。万历七年(1579)乡试中举,次年参加进士考试没能入第中榜。但是为了让他受到更好的教育,又以“选贡”身份进入国子监就学。

以八股文为定律,以儒学为纲,以“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的科举考试,除了公平外,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偶然性和投机性。很多俊才能人虽有满腹经纶,文韬武略,可就是不会应考。朱宗望在京城几年拼命苦读,可最后还是进士榜上无名,只能以举人加监生身份备案于吏部,等待朝廷的启用。在等待启用期间,他仍游学于京城,与后来任布政使司的李本宁、南户部主事汪冀夔及知名的郭明龙、陶石篑等唱和往来。

万历十七年(1589),其父朱侃病重,朱宗望回到了潜江东门外的家里尽孝伺奉老父,但孝道没能抗拒死神的召唤,没多久其父便撒手人寰了。朱宗望想到这十多年来,自己远足游学,老父劳碌奔波,含辛茹苦全力支撑自己奔仕途,可事不遂人意,至今功名无果,让老父亲遗憾而去,甚是悲痛。偏是守灵的那天,潜江遭遇特大洪水袭击,东门外的洛江溃堤,朱宗望的家一同被淹,《县志》写道:“父侃殁,甫殓,巨涛撼屋,棺几欹(qī,歪向一边)荡。(宗)望奋跃水中,抱棺号泣”。朱宗望的孝道之情,感天动地,亲朋好友及乡邻们都被感动得一同哭天抹泪,洪水也好像被一片悲恸的乌咽声所感动。《县志》写道:“波臣为之退舍,遂得牵挽就葬”。朱宗望安葬好父亲后,随后在墓旁结了一草庐,自己日夜执守于墓冢。

(二)

万历十九年(1591),朱宗望终于等来了朝廷的任命状,即授四川江安知县。他到任后,首先感觉到的是人们不重视教育,思想观念落后,安贫乐道。于是他从教化民众崇文重教开始,四处募集资金迁建儒学,劝导民众以送子入学,以为国家培养人才为荣,使江安崇文重教成风,各项事业推进得十分顺利。据《县志》记载,朱宗望离任后被选入江安的名宦祠堂。祠堂的德政简介写道(以下简称“德政简介”):“邑士夙安于鄙,公至,首迁学延儒,文风骎(qīn,比喻事业前进得很顺利)振”。由于朱宗望夙夜在公,工作勤勉,老百姓都十分爱戴敬重他,且时时事事都听从他的指挥调遣。如朝廷安排从江安采伐一批木材北运,虽然江安辖境内涯岸栋梁之材很多,但伐木是一件十分艰苦而又风险很大的差事,过去这种差事是很难完成的。当朱宗望将任务分解下去后,民众积极响应,“而民忘其劳”。

万历二十年(1592),四川都指挥使、兼任播州(治所在今贵州遵义市,明朝属四川行省辖)世袭(第二十九世)土司的杨应龙,因不满四川总督李化龙私自给播州增加税务赋任务,不但杀害了其前去谈判的儿子,还发兵讨伐李化龙,最后演变成反朝廷的一场叛乱。杨应龙的将士个个训练有素,人人骁勇善战,前几年四川总督李化龙、贵州巡抚江之东率兵平叛均以失败而告终。最后,朝廷派总兵刘綖(yán)出守綦江,总兵吴文出守合江,郭子章以贵州巡抚坐镇贵阳等,兵分十八路,共二十余万将士围剿杨应龙。

万历二十四年(1596),杨应龙的部属借刘綖带兵出征之机,攻破綦江城,离朱宗望执守的江安县城仅数里。江安城中的老百姓很长一段时间一直过着和平安逸的日子,民众都没有尚武征战的本领,而剿匪大兵又未能集合。“德政简介”写道:江安“是时承平日久,人不习斗,大兵未集,闻应龙先声,无不溃散,(杨应龙部属)视江安孤城犹腐鼠耳”。但朱宗望爱民如子,护犊心切,他不畏强敌威胁,沉着机智勇敢地施策应对。他知道杨应龙的兵卒骄横轻敌,纪律松散,于是秘密调集乡勇,在城南的峡谷地带设下埋伏。当叛军进入伏击圈时,他一声令下, 、弓箭、乱石齐发,叛军猝不及防,一下子狼奔豕突,落荒而逃。“德政简介”写道:“公(朱宗望)知(杨)应龙兵骄无制,乃密调乡勇设伏城南谷,俟酋薄城伏起夹击,酋大败,追奔三十里”。朱宗望率乡勇和百姓坚守江安让叛军不敢进犯,后刘綖率军回守綦江,保住了江安免受叛军践踏。万历二十八年,杨应龙被围困于海龙囤老巢,走投无路之下 而亡,其叛军将士和家族两万多人被诛灭。

朱宗望因抗匪守城有功,郭子章上奏朝廷对其给予加官晋爵的奖励。“德政简介”写道:“督抚郭公子章上幕府功,拟公关中转粟,晋四品服(封刑部员外郎),俸赐以银觥,镌太平鼎铭”。皇帝所赐银酒杯上刻了一段如下铭文:“播酋撄(yīng,扰乱)险,吠尧助桀。三宥(yòu,宽恕)罔悛(quān,悛:悔改),一怒授钺。计蹙(cú,蹙:紧迫、困窘)投缳(huán,缳:指绳索的套),是绝是忽。讌(yàn,讌:聚在一起叙谈)喜受祉,载歌六月”。后调回京城任刑部员外郎(从四品)。

(三)

万历三十年(1602),朱宗望“以疾乞休”,回到了故里潜江。他在城东洛江河畔(今泰丰办事处莫市村一带),辟地为园,植柏树数株,先建茅屋几间,后建“拥万阁”,专门用于藏书,取名“止园”。这“拥万阁”是明朝潜江最著名的两大藏书楼之一(另一藏书楼是欧阳东柏家族的“大业楼”)。《旧闻》记载:“拥万阁,则创自渭瞻(朱宗望),比部(朱)宗望,其子止园文学之佩,继之经史百家,储藏赅备。传至石户(朱士尊)、悔人(朱载震),父子遂得以恣其涉猎”。

止园在朱宗望长子朱之玉(任广西桂林知府)、次子朱之瑚(南康训导)、季子朱之佩(荆州府学教授)等三子的打造下,庭园建得日臻完美。园中除拥万阁之外,还建有索笑堂、引桐居、墨粟斋、云声阁、即心庵等。使之成为潜江乃至郢楚的一名胜之地。

据《县志》记载,明清两朝很多文人雅士参观止园后留下了不少诗篇。如明崇祯年间淡泊名利的嘉定知县(麻城人)曹胤昌,参观止园后,即赋诗《客止园》和《同止园先生憩坐》两首。第一首诗写道:

沱潜不肯山,止园不矜水。河影非园中,水气侵园里……孤桐壁立秋,营营古人耻。

竟陵著名的雅士(著有《闳览楼诗集》等著作),吴贽在《题止园墨粟斋》写道:“竹林初辟地,棐(fěi,辅助)几石床连。墨似金壶汁,书成雨粟天……”只可惜著名的止园,闻名的拥万楼,在清顺治十五年(1658)高家垴决堤(其居所不远的洛江决堤),园和楼一同被冲入了深潭之中,仅留下收录于《县志》中的一些诗文。

朱宗望年八十二岁寿终正寝,他去世后葬于县东北的义丰垸(今蔡湖村一带),竟陵人王鸣玉(给事中)为他撰写了《墓志铭》。其中写道:

人莫困于不知已,莫辱于不知止。公之出而为廉吏也,孰不有公之名贯其耳。处而称达尊也实,不但以其爵而重其德与齿……

崇祯四年(1631)家乡人民将其作为“师表后进”者之一供奉于“乡贤祠”;江安县也将他作为名宦,为其树碑立传供奉于“名宦祠”,让后人祀奉。

朱姓名人堂
潜江更多人物
同时期更多人物
走进潜江


下一名人:曹珩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