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徽省 > 池州 > 东至县人物

周叔迦


[公元1899年-1970年]

周叔迦(1899~1970),原名明夔,字志和,后改名叔迦,至德(今东至)县人。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是清代两江总周馥,父亲是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周学熙

民国7 年(1918 年)就读于上海同济大学工科。民国16 年旅居山东青岛,研究佛学。民国19 年至北京,任教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大学、中法大学、辅仁大学、民国大学,讲授佛学。

他除研究著述和讲课授徒,尤致力于佛教文化事业的发展。民国22 年主管北京刻经处,校刻《名僧传钞》、《性相津要》和《信力入印法门经》等。民国24 年,与欧阳渐叶恭绰等发起,将山西赵成广胜寺的金代藏经,选择其中精珍46 种、255 卷,影印成《宋藏遗珍》3 集,这对于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流传,以及美术、雕刻的研究,都是大有贡献的。民国25 年,与徐森玉、徐蔚如发起募资,汇集各刻经处版本,成为百纳本《龙藏》。耗资甚巨,后因时局的变化,这一宏愿未竟全功。

民国25 年起,任华北居士林理事长,后又建立居士林图书馆(1940 年),藏书万卷,制订佛教书籍分类法;成立佛画研究会(1941 年),招收学员,研习佛画,聘请黄宾虹任教,他亦亲自授课,培养专门研究佛教美术的人材。同时还成立佛学研究会,《佛教金石志》(杨殿珣)、《佛教艺文志》(苏晋仁)、《佛教寺塔志》(刘汝霖)、《佛教-志》和《佛典辑佚》(王森、韩镜清)、《二十四史佛教史料汇辑》(黄诚一),为编写中国佛教史作资料的基础工作。惜原稿都在“文革”中散佚。

同时他还在民国25 年成立的北京菩提学会担任常务理事,为沟通汉藏佛教而尽力,设立藏文班,培养有志于西藏佛学者,学习藏文,翻译藏文佛教典籍。1962 年,商务印书馆拟出版《佛教史籍丛书》,请其任主编,计划将《布顿佛教史》、《青史》、《土观佛教史》、《西藏王臣史》和《印度佛教史》等西藏佛教史籍,译为汉文,亦因政治运动而搁置。

他还为推动佛学研究和培养佛教的人材,创办刊物和学校。民国25 年至民国29 年,与佛学界同仁出版《微妙声》月刊,共出9 期,专载研究佛教有一定学术水平的文章。刊物的集稿,多由其自任之。民国29 年创办中国佛教学院,周叔迦任院长。学院设预科及本科。本科分教理系,教授《华严》、《般若》、《阿舍》、《法华》、《涅磐》等经,研究《成实》、《俱舍》、《成唯识》、《瑜珈师地》等论;文史系开设佛典通论、八宗纲要、佛教目录校勘学、佛教制度史、蒙藏佛教史、印度佛教史、中国哲学史及英、日、藏、梵等语言课程。学成的学员分赴各地庙宇,成为骨干,也有奔赴解放区,参加革命者。

1953 年,发起并建立了中国佛教协会,为建国后的佛教事业做了大量工作。一是1955年斯里兰卡佛教徒倡议编纂英文《佛教百科全书》,中国佛教协会承担的中国佛教条目,系由其拟定的。二是房山石经的拓印。房山石经的镌刻始于隋唐,迄于明末,历时千年,共有9 个石窟和一个地宫,藏石刻经版1.5 万余块,佛经典籍1000 余部3000 多卷。经数年始完成。三是组织全国石窟的调查,将豫、晋、陕、甘、新、浙、川等地石窟造像、建筑,绘图摄影,以保存祖国的艺术遗产。四是参与北京灵光寺舍利塔的修建,历时6 载于1964 年竣工,这是中国佛教界的一大盛举。五是中国佛教协会于1956 年创办中国佛学院,任副院长兼教务长,亲自授课,藏语佛学系为藏族地区的著名寺院培养学僧。造就大批具有研究和教务工作能力的人材。

1970 年元月,因心脏病、肾炎逝世,终年71 岁。


  相关院校:
北京大学
周姓名人堂
同年(公元189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0年)去世的名人:
北京大学人物介绍
东至县更多人物
同时期更多人物
走进东至县


下一名人:周志俊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