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省 > 济南市 > 莱芜区人物

吴来朝


[]

   吴来朝,字义庵,世称封君,莱芜市颜庄镇南港村人。(约生于明朝正德末年,卒于万历末年)以万历三年岁贡,任山西省荣河县知县。一任近二十年,政绩卓著,贤声广传。他的子孙有数人同在万历年间为官,治政、戍边、抗楼,颇有建树,其中三人崇祀乡贤。他的长子鸿渐以选贡任直隶X州通判,次子鸿洙以进士任浙江参政,三子鸿功以进士任山西提学参政,孙暐以进士任陕西参政。孙曙、孙晖同年中举。乡里有“一门三进士,父子五登科”的说法。由于他的子孙显贵,诰封中宪大夫,浙江按察司副使、宪副。因累受封典,所以人们都称他“吴封君”。
  吴来朝出身于耕读世家,世代济贫好义。他的曾祖吴江以天顺举人、会试副榜任盐山教谕,人称吴夫子。告老归里后,把家产分给了贫穷的族人,而自己则过着清苦的日子。晚年在城东厢设立义塾教授学童。以儒行崇祀乡贤。祖父梦弼为廪生。父亲善继三岁丧父,历经孤苦贫困的磨炼,为人乐善好施,处世通达干练,常利用闲暇时间,诵读经书,虽未成就,但学识很渊博,称东岩居士。他生性敦厚朴实,而且天资颖慧。入塾后即勤奋攻读,无论隆冬盛夏,从未松懈间断,学业长进很快。由于家境贫寒,十多岁就协助父亲从事耕耘,帮助母亲操持家务,备尝了生计的艰辛。直到进学为廪生,境况才稍有改善,就用积蓄买了几十头耕牛,分送给有困难的族人,帮助他们耕种。不久,生活都达到温饱有余。他父亲宽慰地说:“这算是了却了我的一点心愿。”他的三个孩子都在少年时,就教他们尊敬长辈,友善邻里,刻苦读书,爱物惜时,并常带他们下田学做农活,以使经受锻炼,不忘根本。
  他出任荣河知县时,已是花甲之年。但是他的精力充沛,体魄强健犹如壮年。荣河是山西省西南部的边远小县,偏僻闭塞,又很贫瘠落后。县境西部滨邻黄河,境内大片土地茅棘丛生,沿河又多淤滩涝洼。耕作的田地,也因种植管理不善,庄稼长得参差不齐,稀稀落落,景象十分荒凉。行走在路上,穿过的村庄,都能见到很多百姓衣不遮体,食不饱腹。民以食为天,农以土为本。像这样,土地荒芜不能种庄稼,老百姓贫困得不到温饱,还如何来谈社会的繁荣昌盛?他一到任,当务之急就是号召县民挖茅垦田。可是大多民众惯习游惰,对县令的告示置若罔闻,响应奉行的极少。面对这种情况,他就决意以工代赈,自己出钱收购茅草,以激发群众翻地掏茅根的劲头。开始,民众怀疑,不相信,挖掘茅草真能换钱?于是,有的人便担着茅草送到县衙前试探,果然公平过秤,按质按量付钱。消息传开,全县民众蜂拥而起,争相刨挖,田野里到处人影攒动,一片欢腾。送茅的人,熙熙攘攘,就像集市一样热闹。仅一个多月的时间,草场的茅根就堆积如山。可是随着坡野里的茅棘急遽减少,再进行刨挖就更不容易,群众的高涨热情也随之低落下来。为了不致功亏一篑,他下令加倍付钱,后来,一再加价,直到茅棘被挖除尽净。为了实现这一垦田计划,他把自己全部所有,还有向亲友告贷,知己的赞助,家中的支援,儿子好几年的俸银全都用上了。群众对他这一作为很不理解,就议论纷纷,有些还嘲讽说:"糊涂老爷糊涂官,雪花银子买草山。价格不断涨,茅少更值钱。人家买卖为赢利,知县收草光赔钱。"由于这次全面发动、大力挖掘,荒地得到了开垦,达到了预期目的。下一步就是整平土地,进行种植。他就帮助群众购买耕牛,置办犁耙绳索,并教他们用牛耕作。从整地到播种,他都亲临田间指导,有时还亲自下手操作。群众被发动起来,不长时间,就完成了种植任务。在共同劳动交往中,他与民众建立了诚挚的感情,老百姓都感到这位知县大人没有官架子,态度谦和,平易近人。
  当地民众习惯种谷子,但是不管谷苗稠稀,不疏不间,任它蔓生。因此谷棵瘦弱不齐,穗子大小不等,致使产量甚低。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他就召集民众,讲解间苗能够增产的道理和方法。为严格要求,强调尺寸,就手执木尺,当场示范间苗,并顺口唱道:"谷苗不能稠,间弱再去莠,七寸八寸埯,三棵四棵留。"民众因无间苗习惯而不信服,有的戏谑道:"糊涂老爷糊涂公,种地无苗瞎糊弄,俺留稠苗谷装斗,爷间稀苗难满升。"过了一个多月,他间苗的地块,谷棵长得整齐茁壮。待到抽枪秀穗,穗长达五六寸。这在当地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奇迹。一时,民众轰动,都争先恐后前往参观,甚至远隔几十里也有来观赏的。收割后,打场入仓,谷子增收十几倍。民众欢欣鼓舞,在事实面前才心悦诚服。从此,间苗的技术,才在全县得到了推广。与此同时,他令夫人组织起一部分积极能干的妇女,教她们养蚕缫丝,纺线织布。他又鼓励百姓植树造林,栽桑种棉。扶持发展养殖,放牧牛羊。指导打井引水,浇灌田地。引进谷物品种,改良种植方法,由一年一播,力改二年三造。这些项目,在几年的时间里,逐一实施,而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由于农副业生产的大力发展,又连年获得丰收,荣河面貌大为改观。广大县民丰衣足食,都过上了较为富裕的生活。户口有了较快增长,物资日渐丰盛,社会也日益繁荣起来,好多方面的成就,都超过了其他县。为此,朝廷曾两次给予擢升,而他则不爱慕高官厚禄,不贪图富贵享受,更舍不得离开荣河这块土地和黎民百姓。所以都请辞不受,仍任知县。朝廷便把他晋级的袍冠送至故里,以示对其嘉勉。荣河县民被他的卓著政绩所感动,对他更加敬重。
  在荣河任满了十年,他年已古稀,就请求引退。民众听到这个消息,从四面八方拥聚到县堂前,匍匐在地,挥泪挽留。他被群众真挚深情所感动,就撤回了辞请,继续理事。他倡导兴办学校,设立塾馆,尽量收纳学童。还时常到县学讲经授课,对学业优秀的就给予奖励,因而,教育事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又组织县民修桥铺路,使境内大道村路都比较畅通。并经常深入民间,视察农业生产和了解群众的生活情况。走访乡间贤士和德高望重的耆老,倾听他们的建议和意见,以便兴利除弊,更好地治理县政。十多年来,由于他的苦心教化,荣河县匪患,争斗狱讼很少发生,县民都守法安居,勤耕乐业。
  又过了几年,他年近八旬,再次告老。实属年事已高,得到了朝廷的恩准。县民情深难舍,公议请求他寓居荣河颐养晚年。几经商量,他执意还乡,最后,尊重了他的意愿。但县民忍情不过,遂组织人员和车马护送。辞行这天,他整理行装走出县衙。行囊非常简单,仅有二三只书箱和几件行李,好多民众都提着礼品前来奉送,他都一一婉言谢绝。县民早已潮涌云集,在县街前设置了香案。有的举香,有的捧酒,有的攀附着车辕,更多的人拦路跪伏在地上,一片抽泣呜咽声。年长的就扯衣牵袖,絮叨着离情话别。这样,反反复复,竟然三日不能成行。翌日启程,县民紧随,送出十里,才洒泪告别,可是仍有部分群众尾随相送。将要走出县境时,他缓步下马,回头瞭望荣河大地,流露出眷恋之情,并双手捧起一抔黄土,撒向田间。然后,面向送行的民众,拱手高举致谢,才潸然离去。民众无不涕零,泣不成声,感慨地说:“吴公在荣河近二十年,不图不贪,清廉公正,却为荣河人民作出了无私奉献。来时双手空空,离去两袖清风,就连荣河的一粒黄土也没沾去。”
  荣河人民以万民伞,匾额送至故里相赠,以表示感恩不忘之情。还运来砖瓦木料,在莱城东门外购地建起“吴公生祠”。特地专程运来荣河土、荣河水。用温水和泥,在祠堂中间龛台上,精心塑了他的肖像,以供千载崇奉、万世瞻仰。塑像高过六尺,风姿俊伟。戴冠衣袍,正襟危坐。仪容和颜风韵,端庄慈祥。颔下银须飘洒胸前,双手放在两股之上。神态洒脱自若,瞻视更感到和善可亲。当时人们都说,塑像与他风貌十分相像,看了塑像就如同见到了本人。祠堂内壁彩绘了壁画,用生动的形象、平凡的事例,记叙了他的政迹:过秤收茅、扬鞭耕地、执尺间苗、汲水浇田、养蚕缫丝、纺线织布、巡视农桑、拜贤访老、讲经课士、攀辕送行。这些质朴而动人的情景,历历在目。殿门上方高悬横匾,上面镌刻着表达荣河人民共同心声的“荣河遗爱”四个金色大字。自从他告老返里后,荣河县民于每年雨季到来之前,都自发地编制草苫,携往当年草场,披苫盖草,以保他的恩泽永存。相沿成俗,历经几百年,直至清末民初。
  辞官回到故里后,设置了部分义田以顾赡贫穷的族人。这时,族人繁衍已达数百。温饱不能自给的,患病无钱医治的,婚葬无力操办的,还为数不少。为了实现先人的夙愿和解决现时问题,他就向儿子们宣布说:"你们都勤于事业,而且各有成就,衣食没有忧虑。先人遗产四百亩,应当全部捐给族间,以便帮助解决族人的困难。"于是,便召集族众,讲明意图,立下了捐赠契约。还购了一所城宅,以备因事到县城的族人居住。并当众郑重地说:"从今以后,大家都要互敬互让,和睦相亲。不要走偏邪不正的路,不要做悖理不义的事。遵守国法在于毫不违犯,0训诫,要牢记不忘。让世人看我们为优良氏族,这样,设族田的意义就可永远传下去。能如是,则先人可含笑九泉了。"仅仅几年,族中再没有人啼饥号寒,流散外地的也都回到了自己的家园。祖先有人祭祀,县吏没有传唤,氏族日见繁盛。农忙时大家勤恳耕作收获,闲暇时共同嬉游玩乐,都过着安定幸福的生活。
  他自己的饮食起居,却仍很俭朴。平日里穿着土布衣衫,饮食粗茶淡饭,举止习惯,一如既往。早起晚睡,读书写作,生活很有规律。他对子孙要求非常严格,不论居官的,读书的,还是务农的,都要严守本分,勤奋竭力,矜持操守,正直而清白地做人。为使孙辈均能自食其力,就将四世同堂,几十口之家分居,迁徙八个村庄,均给购置少量田产,建起茅屋草舍,仅供维持一般生活。并谆谆教诲:"要勤俭持家,珍惜财物,即使婚嫁丧葬都要从简操办,不可铺张奢费。不能依赖长辈家产好逸恶劳,更不能仗势父祖功业骄横凌人。"后辈都能守法遵训,克勤克俭,自强自力。
  他平生孜孜好学,精通经史文籍,善于撰文写作。从入塾读书,就以圣贤之道,作为自己立身之本。除完成规定的课业外,还大量阅读其他书籍。长大后,还热衷稽考古今史实,崇尚论迹先贤往哲的言行。视野逐渐开阔,学识日益丰富渊博。在任知县期间,每天处理完公事,或有闲暇时间,仍坚持博览经书,研究文史。告老归里后,虽然年事已高,依然研读不辍,并集中精力著述写作。原《吴氏族谱》是他编修的,与撰写的其他文稿都毁于兵乱。民国《续修莱芜县志•艺文志》记云:"莱邑为古文者,始于吴来朝,而其集不传。"现仅存《义庵公族田》碑文,莱芜《忠贤祠记》碑文,《重修莱芜县志序》文,纂修《重修莱芜县志》十卷,此书在北京考古研究所、吉林师范大学各有存本。
  

吴姓名人堂
莱芜区更多人物
同时期更多人物
走进莱芜区


下一名人:陈甘雨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