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辽宁省 > 朝阳市 > 凌源人物

罗布桑却丹


古云:人杰则地灵。热水汤的名气之所以越来越大,除了有得天独厚的一股神水之外,还在于此地方是伟大的蒙古族思想家、哲学家、宗教名人罗布桑却丹出生之地。罗布桑却丹何许人也,对其人其事,年轻人可能所知很少,但老年人大都了解。开头描写的那百年老屋就是罗布桑却丹出生之所。这里的老年人每来此处,睹物思人,都能讲述罗布桑却丹“白三-”的动人故事。

罗布桑却丹,蒙古名叫巴彦陶格涛,汉名叫白云峰。公元1873 年(清光绪元年),出生于凌源万元店热水汤村。罗布桑却丹是其藏文名。他有两兄一弟,家乡人都把他叫“白三-”。

罗布桑却丹从小家境贫寒,因而失去上学读书的机会。早在清乾隆年间,热水汤汤池曾归“汇善寺下院”-庙管理。罗布桑却丹就在这庙里以看守汤池为生。据传说慈禧太后来过热水汤,见泉池管理混乱,勃然大怒,曾当面赐给“白三-”一根蟒鞭,说此鞭可以上打官、下打民,自此之后汤池秩序井然。由于罗布桑却丹勤奋好学,勇于探求,聪明智慧,所以才华出众。因而,他刚满十七岁就被喀喇沁左旗署擢任为乡里的”苏木章京”(蒙古族旗下管理行政小官职),其后又被旗府委任为“扎兰章京”。公元1891 元(光绪十七年),其母亲去逝,第二年其父也亡故。

1894 年(光绪二十年),罗布桑却丹被旗署委派赴哲里木盟各旗,调查本旗属民迁居到哲盟的移民情况。此行历时三年,使他充分了解蒙古民族濒临“衰亡边境”的社会现实和原因。作为一个蒙古民族的有识之士,他逐渐产生了变革现实,振兴民族,改变蒙古民族落后状况的决心。这期间,他刻苦自学了蒙、汉、藏、满四个民族的语言文学,并运用自如。

公元1898 年(清光绪二十四年),24 岁的罗布桑却丹,辞去“苏木章京”职务,决心去西藏求学取经。他走到北京后,因故留在雍和宫,下力量拜几位高师,学习四种民族语言,同时也学习俄、日等外国语,还学到了不少国内外社会知识。使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他身为-却发现此道骗人,倒十分关心民族兴衰的国家大事。

公元1900 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罗布桑却丹出头与日、俄军官联系,保护了雍和宫和附近居民的安全。

公元1902 年(光绪二十八年)十一月,清政府理藩院举行考试,罗布桑却丹应试赴考,获得了四种语言文字的“固师”(翻译)职称。当时正值蒙古王公齐集北京之际,罗布桑却丹想用发展文化教育的方法振兴蒙古民族。他将自己这一主张写入公文呈交王公,但却未得到支持。

公元1906 年,罗布桑却丹离开雍和宫,到北京满蒙高等学堂任教。随着时局变化,罗布桑却丹的学识和名气也越来越大。公元1907 年,他被日本东京外国语学堂聘任为讲师。由于他依恋故国,在东京任教四年,便于1911 年又回到祖国。当时,正是辛亥革命爆发,他看到日本国文化科学的发展,决心把国外的先进文化科技成果介绍到国内。他-蒙古王公,提出搞外交翻译的请求。可是壮志难酬,空有一身本领。然而,罗布桑却丹在日本教育界和学术界的信誉和威望却越来越高。1912 年,日本国再次聘请罗布桑却丹去日本京都本原佛学院任教。当时的日本教育和宗教界已经有人在研究罗布桑却丹的学术思想了。

在日本期间,罗布桑却丹的思想又有很大飞跃。他认为一个民族要强大,必须发展经济振兴科学文化。他撰写文章,向蒙古各地倡导科学放牧,改革旧法,发展经济,但国内各当权者包括蒙古王公均不准推广。可是,罗布桑却丹一颗爱国之心仍不改变。他凭着在中日两国40 年的生活及从教经历,特别是曾到内蒙各旗走访调查的亲身体会,决心著书立说,宣传先进科学知识,变革民族的落后现实。

公元1914 年,他重返祖国,在奉天(沈阳)南满铁路株式会社从事蒙文翻译工作。此时,罗布桑却丹已是不惑之年,他凭着年富力强,多年积累的社会知识及满腔报国热情,全力撰写《蒙古风俗鉴》。

罗布桑却丹在沈阳花费了整整四年的心血,或挑灯夜读,或挥汗撰写,或废寝忘食修改。终于在1918 年完成了这部长达50 万字的鸿篇巨著。

《蒙古风俗鉴》一书,全面反映了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蒙古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及其历史发展,是一部变革现实、倡导科学,具有朴素唯物史观的民俗巨著。书中记述了蒙古民族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风俗习惯及历史沿革情况,被誉为蒙古民族的小“百科全书”。作者以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分析当时的社会现实。他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是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民族社会也应随之变革。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蒙古民族之所以“贫困落后”,根源就是千年不变的蒙古王公封建世袭制和-教对人的精神禁锢,要振兴民族精神,必须变革求新。

罗布桑却丹所撰写的《蒙古风俗鉴》,是蒙文手稿(现被大连博物馆收藏),当时传播的范围有限,直到1981 年才被译成汉文,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

1988 年10 月,在罗布桑却丹的故乡凌源,召开了凌源县暨朝阳市罗布桑却丹学术研究会成立大会。同时召开首届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高级研究员、罗布桑却丹的孙子道布亲自参加。到会的还有内蒙古大学教授,研究罗布桑却丹的专家吴国济教授等。省内外各地及市、县民族及教育界有关领导和学者六十多人参加会议。会议中,凌源县政府及有关部门捐资,并在热水汤罗布桑却丹故居举行了隆重的揭碑仪式。

罗布桑却丹学术研究会举行的首届研讨会,为《蒙古风俗鉴》一书在辽西举行了首发式。会上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论文。一些学者还对罗布桑却丹其人及著作进行了深刻地分析和评论。大家都为凌源出现这位伟大的蒙古族思想家、哲学家而骄傲。研究会会员还当场朗读了纪念罗布桑却丹的诗作。现附于文后:

罗布桑却丹研讨会感怀

(一)

凌源罗布桑却丹,民族瑰宝海外传。东京已作先哲颂,辽西始读风俗篇。

(二)

专家学者远方来,云峰乡里乐开怀。首届研讨拓新路,精神物质两花开。

(三)

贤哲自古多寒门,求学赖有泉水温。青灯黄卷非佛事,民族兴衰最关心。

(四)

列强侵略辛丑年,京华春梦化硝烟。斥贼力保雍和殿,护寺安民说“白三”。

(五)

风俗宝鉴五州传,哲理精深百科全。喻世明言出塞北,人间始知重凌源。

凌源更多人物
同时期更多人物
走进凌源


下一名人:杨悦春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