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辽宁省 > 朝阳市 > 凌源人物

胡景芳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届文化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茅盾先生,在全国青年文学工作者创作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中,号召“有志于文学创作的青年都要向凌源中学的教师胡景芳同志学习”。

———题记

“心中之歌尽善美,笔下多情老少年”,这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胡景芳先生办公室中悬挂的,由凌源市书画家笠农先生书写的一副对联。此联真实而生动地总结了胡景芳先生朴实、善良而又多彩的人生。

胡景芳先生1931 年12 月16 日出生在凌源市凌源镇,自幼家境贫寒。但家乡秀丽的自然景色、淳朴的风土人情、美丽动人的民间故事熏陶感染着他,哺育了他从事文艺创作的情思和灵秀。在学校读书时,文学创作的天赋就显露出来。当他第一篇作品《一束鲜花的故事》登上了省报,引起轰动后,他心里就燃起了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的火种,立下用笔为孩子们酿造丰富优美的精神食粮的志向。十多年的教师生涯,培育了他对孩子们深沉的热爱;火热的校园生活,为他从事儿童文学创作打下了扎实的生儿童文学作家胡景芳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胡景芳与孩子们在一起活基础。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发表各类作品一百多篇,堪称是把写作和工作有机结合的模范,因而连续几十次获得先进工作者称号,1956 年,二十四岁的他应邀出席了全国青年文学创作者会议,并在大会上发言。当时的中国作协主席茅盾先生在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中号召:全国有志于文学创作的青年,都应该向凌源中学教员胡景芳学习。

会后,他进入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儿童文学组学习,从此坚定地走上了儿童文学创作道路。同年选为沈阳作家协会理事。

六十年代初,他被调到辽宁儿童艺术剧院从事专业创作。他三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先后为儿童创作、出版了《会见宇宙人》等三部儿童戏剧集,上演或发表长、短剧本三十出。同时出版长篇小说一部,中篇小说集二部,短篇小说、散文集七部,童话集一部,儿歌集三部,报告文学集三部。其中《苦牛》、《作家与少年犯》、《镜子里的大公鸡》等六篇获国家级奖励,《会见宇宙人》等十五篇获省级奖。

1984 年,创作精力十分旺盛的他不幸患了肺癌,但他对孩子们深深的爱和一个党员作家对培养接班人的高度责任感支持着他,他没有被癌症吓倒。在手术后放疗、身体最弱的住院期间,接到上海《小朋友》杂志约稿信,要为抢救大熊猫出一期捐献稿费的刊物。胡先生躺在病床上,虚弱的身体每次仅能写十几个字,用了一个多月才写了一千多字的小剧本,在刊物上发表。出院后,医生、领导、亲友都劝他静养,可是,他心里惦念着孩子们,深感独生子女教育存在着问题,便拖着病后虚弱的身体,以休养为名义,到凌源山区小学体验生活,开始写作大型儿童剧《特殊夏令营》。1987 年,当作品改到第四稿时,忽然发现痰中有血,他心里明白,这对一个患过肺癌的人意味着什么。但是,为了让剧本尽快和孩子们见面,他没有向组织报告,和家里人只说是气管咯破他一边打滴流一边争分夺秒地把剧本改完。就在剧本送进排练场时,他不得不第二次上手术台。第二次手术,切掉了整个右肺。剧本上演了,他却只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休息。

1986 年“六一”,《特殊夏令营》剧组进京汇报演出,在表奖大会上,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发出“学习景芳精神,繁荣儿童戏剧”的号召,在全国儿童戏剧界产生了强烈的影响。1990 年,他又三次去小英雄纪美焕的家乡,写出长篇报告文学《闪烁的金星》,首版发行十万册,1991 年又改成大型剧本上演。

鉴于胡景芳先生几十年所表现出来的崇高品格和特殊贡献,党和人民给予他以应得的荣誉:1982 年,他被评为全国先进少儿工作者;1984 年,他被评为辽宁省劳动模范;1987 年,他被评为辽宁省特等劳动模范;1989 年,他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胡景芳先生五十年文学创作的经验启示我们:无论从事什么事业,都要有一颗热爱它的火热的心,这是成功的最基本的条件。他开始学习写作时,一心想当作家,也写了许多,但总是发表不了,原因是没有真情实感;而写《一束鲜花的故事》,因为写的是真情实感,却意外地发表并引起了轰动,可以说是不想当作家时当上了作家。也就是说,作家不是想当就能当得上的,必须有一颗爱人民(孩子)的心,写出真情,抒发实感。在胡先生宽大明亮的书房里,一面墙高大的书架上,摆满了淋琅满目的图书,双人沙发后墙壁上悬挂的是他1986 年参加全国共产党员事迹经验交流会时中央领导接见与会者的巨幅照片,墙上还悬挂着著名书法家徐炽书增胡先生的条幅“愿童心常在”,凌源市书画家刘玉国书赠“心中之歌尽善美,笔下多情老少年”,还有广西小画家阿西为他的胡爷爷画的稚气可掬、栩栩如生的小猫,那是胡先生去广西讲学时收到的珍贵礼物。最使我感兴趣的还是胡先生书房里摆在那台电脑。原来,是他为了提高写作速度,倾其多年积蓄而买下的,现在他已经能用电脑进行写作了,这在老一辈作家中还是不多见的。

1991 年,他离休了。但还闲不住,总想为孩子们做些什么。在原辽宁省委书记郭峰的鼓励和支持下,他与几名老同志在一起,办起了全国第一家中小学德育刊物《下一代》,他任主编。刊物每期发行十七万份,受到中小学教师的普遍欢迎,为全国中小学德育教育做出了贡献。

在编刊的同时,他还在写两种特殊的“书”:一是没有文字的书———作报告。作为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和青少年喜爱的大朋友,经常有中小学校请他作报告,每月至少一至两次。他为中小学生讲理想、讲道德、讲写作……;二是不发表的书……与青少朋友通信。作为青少年心中崇拜的胡爷爷,他经常收到全国各地青少年给他的信件,每月都在十封以上,这些信有的是倾诉心中的苦闷,有的是向他求教,甚至有的同学之间闹意见、父母不让上学都写信向他诉说或请求裁决和帮忙。他被孩子们的天真和信任所感动,因此,只要他有时间和认为有必要,就提起笔来与青少年朋友通信,为他们排忧解难。这也为胡先生的写作积累了有益的素材。他当年通过写信结交的小朋友眼下有的已经成材了。胡先生为青少年朋友写的两种特殊的“书”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无数幼小的心灵,使这些幼苗茁壮成长。

离休三年来,他还整理和新写了几个中篇,其中小说《寻粉记》,于1993 年获首届冰心新作奖;论文《儿童科学小品的创作》,于1993 年科普创作年会获优秀论文奖。1995 年又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有突出贡献的儿童少年工作者。

一分辛劳一分收获。胡景芳先生四十余年的写作,取得了累累硕果。他现在是中国作家协会、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儿童戏剧研究会顾问,辽宁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委员。他的传记载入《中国名人录》、《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华人文化名人录》、《国际知识界名人录》等书。

胡景芳先生几乎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少年儿童,赢得了少年儿童对他的尊敬和爱戴,他收到了一百三十条红领巾就是证明。现在,沈阳市二十四中学二年四班的学生几年如一日,帮助他整理书刊、擦玻璃。

胡先生也从孩子身上得到了生命的活力。而今的胡先生,精神非常好。如果不是知情人,你几乎不能想像他是一个做过两次大手术的癌症病人。几年来,他顽强地与病魔做斗争,1993 年被评为全国抗癌明星。

为了弘扬胡景芳的献身精神,繁荣儿童文学创作,1995 年5 月22 日,胡景芳创作47 周年作品讨论会在沈阳举行。5 月28 日,他的家乡凌源市市委、市政府也召开庆祝大会,同时成立胡景芳儿童作品研究会和基金会。两个会上,各级领导、专家和少年儿童到会祝贺,这是对胡先生的激励,也是对他大半生的文学生涯所进行的0总结。

胡景芳先生于1999 年5 月14 日21 时与世长辞了。在他工作的沈阳儿童艺术剧院和他出生的家乡凌源,共同举行遗体告别和安葬仪式。凌源市四大班子领导及少年儿童代表,列队迎接胡景芳骨灰于牛河梁,万人景仰,千人恸哭。将胡景芳先生安葬在北山的绿树鲜花丛中,实现了他永归家乡的遗愿。辽宁省儿童文学学会会长赵郁秀题长-结其一生业迹。

凌河源、沈水畔,从讲台到文坛,山村孩子甘当苦牛,培育祖国的未来,无怨无悔;

五十年,如一天,拼老命挥热汗,为中华崛起披肝胆,呕心沥血做奉献,壮丽诗篇。

凌源市胡景芳儿童文学研究会倡导为“笔下多情老少年”的胡景芳先生纪念文集以昭后人。

胡姓名人堂
凌源更多人物
同时期更多人物
走进凌源


下一名人:喜奎

返回电脑版